Powered By Blogger

2021年12月22日

舉報

被舉報暴露的禮服

看到一則報道,內地有一位兒科醫生在網絡上舉報演員李冰冰,指李冰冰在抖音視頻上衣著暴露,沒穿戴胸圍,禮服深V領口開到肚臍,對兒童產生不良影響。 

李冰冰是知名演員,我看過一檔節目,在眾多成名演員中,她憑著出色的演技脫穎而出,奪得最佳演員奬。所以,我特地去查找「出事」的視頻但看不到,卻找到相關截圖,一看之下,差點笑出來,這襲禮服不但一點也不暴露,而且美麗大方,別說是明星,即使普通女士去參加宴會、慶典等禮節性集會也可能會穿,這種穿著文化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簡直就是「小兒科」。 這位兒科醫生未免想像太豐富了吧?看到兩吋皮膚就想到白晢胸脯,想到胸脯會不會想到裸體?跟著想入非非呢? 真不知這位振振有詞的仁兄,是活在今天還是活在古代,也不知他讀的是中醫兒科還是西醫兒科? 反正就是「小兒科」。視頻沒有被下架,絕大部份網民也不認同小兒科醫生的看法,說他無事生非,就證明了這件事的人心背向。 

與李冰冰齊名的范冰冰,年前因為被某君(記不起此人名字)舉報陰陽合同,結果被稅局罰款八億幾,當局指若在限期前繳款可免刑責,范冰冰雖然按期繳了也發表改過自新的《檢討書》,仍以無罪之身至今無法復出,不可否認,她是近年中國影視界在全球交際場合上的一道風景線,不但沒有出洋相,還爭了一點面子。 

涉及演藝圈的舉報因有娛樂性,以及他們都是公眾人物,所以特別令人關注,這些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他們的行為只有你想不到,而沒有他們做不到,可謂劣跡斑斑,有的代孕棄養挑戰當局、有的逃稅比范冰冰還多、有的拋棄小三並把她送進監牢、有的縱藥濫交、有的非禮強姦⋯⋯,近日,幾個偶像級人物統統翻車,變成一代渣男或壞孩子,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

近年內地「舉報」之風越刮越烈,不知多少人在這股超十二級颱風中壯烈犧牲,這些舉報事件不外是Me Too、妻舉報夫、子舉報父、學生舉報老師、民舉報官、下級舉報上級,社區大媽舉報社會名人,經過事件的曝光,大部分涉事者是罪有應得,死不足惜,但也存在誣告、捕風捉影、純粹為了個人洩憤。「舉報」是雙刃刀,劈向仇人心窩固然得償所願,若被反劈,則少不免頭破血流了。 

2021年12月12日

春。江。花。月。夜。

 

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
楓漁火對愁眠(張繼)
近高樓傷客心(杜甫)
窺船窗掛淒冷(陸游)
涼吹笛千山月(歐陽修) 

用《春江花月夜》五個字為頭,分別嵌入以上五句唐宋七言詩,構成耳熟能詳的佳句,讀者自當領略當中的詩意。《春江花月夜》本身就是一首詩,屬於宮體詩的一個題目,宮體詩主要是寫宮廷生活和男女纏綿愛情,格律甚嚴,不是名家,沒有很高的寫詩造詣,如何能入皇帝法眼,得到青睞? 

詩史上幾首《春江花月夜》,以唐代的張若虛寫得最好,被明代以後的評論家推上至尊寶座,連李杜、蘇辛都無法比擬,到了清代和民初,對這首詩的推崇更是無以復加,清人王闓運評它:「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意思是孤篇壓全唐;近人聞一多評它:「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王聞兩人的評價認真誇張。 

張若虛是初唐人,如果沒有《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實不知其何許人也,一生人只寫了兩首詩,一首便是《春江花月夜》,另一首不見經傳,但兩首詩卻能擠進共有四萬九千首的《全唐詩》。 

《春江花月夜》全詩三十六句,每四句用一個韻,即分為九段,我把頭二段摘錄如下,請各位網友欣賞以及評議一下是否 「孤篇壓全唐」、「頂峰中的頂峰」?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随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春江花月夜》,透過春、江、花、月、夜五種景緻的描寫,道出遊子與思婦的離愁別緒,情景交融,但是,能否稱得上艷壓群芳、唐詩登頂之作,乃屬見仁見智,我想,說「不」的人一定很多,至少還有我這一個。


經過明清兩代的渲染,圍繞《春江花月夜》各種相關藝術創作應運而生,而且蓬勃發展,今天,我們繼承了這些作品因而豐富了文化生活。 古曲《潯陽夜月》,或叫做《潯陽簫鼓》,它就是《春江花月夜》的別稱,沿用相同曲譜,著名粵劇《十二欄杆十二釵》和《紫釵記》當中選段,都是調寄此曲。 《春江花月夜》若單獨彈奏時,在琵琶與古箏拍和之下,便是撩動心懷的絲竹管弦,古風盎然,聽了神為之往矣!現今,民眾把《春江花月夜》視為舞曲多於知道它原是一首唐詩。 一首雋永並受人推崇的詩,書法家怎會放過抄寫?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鐵劃橫勾、筆走龍蛇的書法作品,其内容不少是《春江花月夜》的詩文。 

我雖然不認同《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全唐的推譽,但是,一首詩能被圍繞而產生歌、舞、曲、劇、書、畫,倒是十分罕見。

 

附:《春江花月夜》全篇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随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无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户簾中捲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摇情滿江樹。


全篇完

2021年12月6日

時代之歌

以上是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原片黑白製作,現為4K彩色修復版,演唱者:郭蘭英。  


 

從前年少時,經常聽到「國語時代曲」這個名詞,那時候很容易聯想到是靡靡之音、是言情說愛之韻,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誤區,或許,當初創造 「時代曲」這句術語的人,目的是為了區分現代歌曲與古典音樂的不同。  如今,「時代曲」這個名詞已不復多見,換來的是「流行曲」、「金曲」、「經典」⋯⋯

 

抗美援朝衍生了幾首著名歌曲,例如: 《志願軍戰歌》、《我的祖國》、《英雄讚歌》,這三首歌在內地乃至有華人居住的地方都非常為人熟悉,它們的面世,既反映了一個時代,又得到民眾愛聽愛唱,而且歷久常新,是名副其實的時代之歌,特別是《我的祖國》,經常在各種場合被人加以唱詠,完全臻於至高無上的經典地位。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這是《志願軍戰歌》的部分曲詞,鼓舞戰士奔赴戰場、保家衛國,樂曲節奏明快嘹亮,旋律激昂雄壯,是軍歌中的優秀作品。《英雄讃歌》是電影《英雄兒女》的插曲,歌唱抗美援朝的英雄,歌詞:「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晴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歌詞優美,旋律悅耳動聽,我記不起原唱者是誰,翻唱者應以彭麗媛較出色,她是傳統女高音,以學院派的歌藝唱出,嘹亮而優雅,臻近完美;去年,譚維維也翻唱此歌,她用流行曲唱法,悅耳動聽,雖然雄壯有所不足,但予人清新感覺。

 

有人說《我的祖國》是第二國歌,這個說法雖然有僭越之嫌,若是綜合它的普及性、熱愛度、藝術成就,以及原唱者的演唱魅力等各方面因素,此歌完全有資格得到這個尊榮。《我的祖國》是抗美援朝電影《上甘嶺》插曲,女戰士在戰火稍歇時在山洞中領唱,一眾男戰士和唱,歌曲旋律優美悠揚,悅耳動聽,幕後代唱是著名歌唱家郭蘭英(郭女士今猶健在,已年過九旬)。 用「此曲只應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來形容 《我的祖國》 絕不為過,郭蘭英以她天籟之音,用極其空靈純美的唱腔唱出這首歌,抒情婉轉而帶剛強,至今,翻唱者不計其數,但無人能唱出她的韻味、大於她的感染力,直白地說,至今無人能夠超越於她。

 

幾年前,某臺灣文化名人在港大以《一首歌,一個時代》作演講,她說《綠島小夜曲》是政治歌曲,是抗議當時的政權的,演講在答問時段,她詢問聽眾的啟蒙歌曲是甚麼?其中一名坐在前排的嘉賓回答: 「《我的祖國》。」文化名人好像有點惘然,問:「是嗎?怎樣唱的?」話音剛落,全場聽眾隨即合唱起:「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初時大家都有點走音,唱得差參不齊,後來慢慢找到了Key,越唱越順了。 

 

文化名人這次演講掀起軒然大波,她是不是真的不認識和未聽過《我的祖國》,只有她自己才知,最受爭議的是,她明知《綠島小夜曲》作者女兒說歌是父親寫給母親的愛情歌曲,仍堅持這首歌是政治歌曲,是綿裡藏針,但說到《我的祖國》,卻辯解為「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言下之意,《我的祖國》不是歌頌祖國的政治歌曲,此話一出,引來內地官民強烈反應,大張撻伐,批評她自相矛盾,持雙重標準。 

 

一首歌反映一個時代,相信無人會不同意,若果這首歌能跨越時空,歷久不衰,凡有井水處皆能唱詠之,是為不朽經典也!無論你如何無視它的存在,甚至歪曲它的意義,那只是心虛的表現而已。

 

以上是譚維維演唱電影《金剛川》插曲《英雄讚歌》,此歌原是電影《英雄兒女》主題曲。

2021年11月29日

《長津湖》觀後感

昨天,我終於在戲院觀看了《長津湖》,為甚麼我要強調在戲院看?原因是要履行此前我在博文《 引頸以待》中的放言,其次是抵受了各方送來《長津湖》網上連結的誘惑,堅持不登入觀看,目的是為了入戲院感受電影音效的震撼,往前,我入戲院十居其九會睡覺,這次一分鐘也沒有打瞌睡。 

據報導,《長津湖》票房已經超越《戰狼》,成為中國電影有史以來最賣座的電影,我的評語:「一流大片格局、史無前例之作、場面無比震撼、精彩無與倫比」。《長津湖》是不是中國最佳戰爭故事片,我無法評定,但它比《集結號》、《南征北戰》、《三大戰役》的戰鬥場面還要浩大,整套電影由頭打到尾,火力之猛,比西片《雷霆救兵》、《血戰琉璜島》、《碧血長天》有過之而無不及。 

影片一開始,吳京飾演的連長伍千里打完仗回家探親,兄弟路上意外重逢,父子飯桌默言相對,這等情節是整套電影少有的文場戲,很有味道。 當一家人還未吃完晚飯時候,通信員飛馬前來召喚伍千里火速歸隊,電影這一段很像古代將軍奉詔出征。 

毛澤東同意毛岸英跟隨彭德懷入朝作戰,這一段篇輻雖然不長,但是頗為感人,我一向不十分欣賞唐國強扮演毛澤東,理由一是膩、二是濫,三是浮誇,但這場戲他用眼神描劃內心複雜情緒,成功演活了最高領袖護國與愛子兩種心情的激烈碰撞,令我對唐的演技拾回了信心。 毛岸英犧牲後,電影沒有描述彭德懷回國面對毛澤東,這一點十分可惜,因為這裡會有濃厚的戲味。 

志願軍出國作戰,司令部來不及攜帶無線電通話機,七連入朝第一項任務,就是護送十二台通話機給彭德懷,途中被美軍發現行蹤,復遭戰機狂轟濫炸,在毫無掩體下,死傷枕藉,易煬千璽飾演的新兵伍萬里親眼見到比自己還年輕的戰友被炸死,悲傷之餘,仇恨的種子從此萌芽。 兄長伍千里帶著少不更事的弟弟打仗,一方面要指揮連隊作戰,一方面又要照顧弟弟,肩負的責任超乎常人,這一節令我想起 「雷霆救兵」的 Captain Miller(米勒上尉)和雷恩(Ryan)。 

炮兵排長「雷公」是帶兵的能手,伍家三兄弟都是他一手訓練的,長兄伍百里在戰爭中壯烈犧牲,伍千里青出於藍,現在貴為他的上司,伍萬里新入伍也由他培訓。 伍萬里的成長和雷公分不開,雷公恩威並施,帶兵循序漸進,把伍萬里調教成一名勇敢犀利的戰士,而他卻在駕車把識別彈引送到美軍陣地時犧牲了。 飾演者胡軍的演出非常稱職到位,是這套電影不可或缺的角色。 

電影通過戰爭故事,解釋出兵原委,指出抗美援朝只是手段,保家衛國才是目的,面對比自己強大的敵人,只要勇敢無畏,英勇奮戰,勝利終是屬於我們的。 電影又通過指導員的說話:「我們這一代把仗打完,下一代就不用打了」,這是多麼崇高情操啊!難怪人人都說志願軍是最可愛的人。 伍百里三兄弟先後參軍作戰,保家衛國,前赴後繼的寓意非常清晰,可以說,電影宣揚的愛國主義教育其目的達到了。 

最後不能不提我們熟悉的徐克和林超賢導演,兩位導演業務能力無庸置疑,處理這種激烈火爆場面,他們的駕馭應該是游刃有餘,小菜一碟,近年,他們導演了不少內地主旋律電影,如《智取威虎山》、《紅海行動》等,都取得優異成績,極獲好評,主旋律電影有香港人的參與,使電影有香港影片感覺,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

2021年11月22日

紫氣東來,老子出關

魯迅的「出關」收錄在《故事新編》內,近日翻出來重看依然覺得精彩有趣。 魯迅的筆觸一向深刻犀利,箭無虛發,他寫老子出關的故事,在當年來說到底有何含意?我沒有深入研究,主觀覺得一定有,放在今天,有沒有現實意義,那就見仁見智了。 


老子的學生進來向老師通報:「孔丘又來了。」庚桑楚語氣有點不屑。 

此時候,老子已經年屆古稀,孔子則是知天命的人。 坐下,兩人互相問候,老子問:「圖書館的書看過了?」 

「都看過了,不過⋯⋯」孔子有點焦躁,訴說,「我研究《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已經很有心得,但是周遊列國時,卻沒有一個國君願意接納我的主張。」

 「你算好運氣呢,」老子說,「遇到的都是沒有才幹的主子,如今六經已經過時了,成為歷史陳跡,現在講的是怎樣道法自然。 性,不能改; 命,不能換;時,不能留; 道,不能失!」

孔子滿臉惘然,好像一段木頭呆呆坐著,過了八分鐘,他告辭了。老子沒有挽留,便送孔子出圖書館。 

過了三個月,孔子又來拜訪。孔子恭敬地問候:「先生最近好嗎?」 

「還是老樣子,」老子端坐著,問,「最近有沒有出門?很久不見你了。」 

「沒有出門,上次您講的道,我好像想通了一點。」孔子回答。 

「想通了就好。」老子心中想著一件事。 

此話之後,兩人再無交談,大約過了七八分鐘,孔子告辭。 

孔子離開後,庚桑楚垂著手說:「老師今天說話很少哇!」 

「是啊!」老子嘆了一口氣,說,「孔子已經懂得我的意思了,我應該走了,我要出關⋯⋯。」 

「孔丘懂您的意思,不就是您的同道嗎?」庚桑楚大驚,「老師為甚麼還要走?」 

老子搖搖頭,說:「我和他的道是不同的,我是屬於老百姓的,他是要走上朝廷的路。」 

第二天,老子騎一頭大青牛去到函谷關,只見關門緊閉,他想留下青牛,自己越牆而走,正當有動作時候就被探子發現,連人帶牛被押下,探子立刻去報告關長,關長叫尹喜,大家都叫他關尹喜。 尹喜一眼就認出老子,連忙打招呼: 「我道是誰,原來是老聃館長,怪不得有紫氣從東而來,是吉祥之兆啊!」 

「我記性壞⋯⋯」,老子答非所問,含糊其詞。 

「我是關尹喜,去過圖書館查閱過《稅收精義》,曾經拜訪過您。」 

關員檢查完老子的行李跑來報告尹喜,貼耳說了幾句話走了,尹喜問:「先生要出關嗎?」又說,「現在誰都講衛生,衛生是頂要緊的。 先生就在關上住幾天,好讓我們聽聽先生的教訓⋯⋯ 

尹喜言下之意,不許老子出關,接著命令關員把老子帶到一間房舍,叫來巡警、關員、書記、賬房、廚房一大班人一同來聽老子講道,又準備好刻刀和竹片抄錄講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老子侃侃而談,可是這班酒囊飯袋卻聽得不明不白,個個面面相覷,手中刀子竹簡跌滿一地。 有些人不怪自己沒有耐性,反而指責老子說得太快,講解時國語又不純正,夾雜著陝西和河南口音。 

尹喜硬要老子多住幾天,命人拿來刻刀、繩子、竹簡,以及十幾個饅頭,老子知道自己不留下寫講義是休想出關的,他因為急於出關,無奈之下唯有連夜開工,只用一天半時間,一部哲學巨著《道德經》就誕生了。 

.............

《道德經》共八十一章,全經五千字,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由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開始,至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為止,取其道字,是為道經;下篇由第三十八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開始,至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為止,取其德字,是為德經。

《道德經》是中國最偉大的哲學著作,充滿辯正理論和智慧,它和《易經》互相呼應,都說出了萬物變化之玄機,陰陽交錯之微妙。 從文字來說,《道德經》比《易經》顯淺,很少生僻字,容易理解,我們日常用語來自《道德經》不計其數,是我們啟迪心靈,安身立命的第一流典籍。 

2021年11月15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篇「有物混成」這樣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在宇宙中,有道、天、地、人四物,人只是其中一物。 人效法於地,地效法於天,天效法於道,道效法於自然。 

以上可見,四物之中人是最卑微的,但現實上,人最不安守本份,妄想、狂想、癡想泛濫,常與地鬥、與天鬥,與道德標準鬥、與大自然鬥。  可惜的是,人類各種不腳踏實地,不循天道,妄下挑戰大自然的行動,往往以失敗告終。 嚴復的《天演論》中有句名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萬物在大自然環境下,在天力發作時,沒有太多的選擇,唯有適應它才可以生存下來。 

無可爭辯,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的破壞力足以摧毀一切,經過億萬年前冰河時期洗劫,人類僥倖地仍留在地球上;今天的進步,是經過無數次毀滅性的災難後,總結了經驗,找到了適切的方法而存活下來,在適應過程中,人類激發了智慧、學會了科技,以及依仗彼此之間的扶持,提高了存活機會並走向文明。 

中國汶川地震、日本311海嘯、美國艾瑪颶風、香港溫黛颱風、十四世紀歐洲黑死病、2019全球冠狀病毒⋯⋯都是天力發作,而人類無一能避開,是禍躲不過,只能頑強面對,總結經驗後加以適應。 

如果說「天命難違」,無疑有點迷信,特別會不被那些唯物主人者所認同,因為他們認為「人定勝天」,主觀能動力必然戰勝客觀規律。 假如,換成另一句說話:「大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衡的」,或許會較容易為人接受吧! 

老子崇尚自然,認為大自然的權威不可侵犯。 他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意思是:大自然和聖人都是麻木不仁的,都只以剛正不阿的態度,把包括人類在內的萬物當成祭祀用的草紥貓狗,任由它們自生自息。 

孔子編寫《易傳》時候,在「繫辭」中極力崇天敬地,乾為天,坤為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意思是:天,穩健地運行,永不歇息,如君子莊敬自強;地,包容各種態勢,君子應效法她以德行承載萬物。天地乃父母,人作為子女,試問,怎好去忤逆呢? 

故無論是老莊學說,抑或孔孟之道,皆敬畏天地,不與爭、不與鬥,只有修心養性,安身立命,方為生存之道。

2021年11月8日

引頸以待

最近,國產電影《長津湖》很火,口碑載道,報稱票房已過了54億,成為了2021年全球票房冠軍,賣座隨時超過中國電影史上票房第一位的《戰狼2》(56億)。這套電影從國慶上映至今還未在香港放映,影片三人導演組有我們熟悉的徐克和林超賢,所以,特別期待能走進戲院觀看,然而,一個月過去,香港上映消息還是靜悄悄的。 早幾天,朋友告訴我,她已收到《長津湖》香港首映禮請柬,香港公映日期為2021111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朝鮮半島在北緯38度線被一分為二,建立了兩個同民族但互相對立的國家,19506月,北方為了一統半島,揮軍越過三八線,很快攻佔漢城,其時,新中國雖然支持統一的朝鮮半島,然而,這次軍事行動卻未預先知悉。 1951年,在蘇聯缺席下安理會決議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出兵朝鮮半島,美軍登陸後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邊界中國一方的城鎮遭到轟炸,在兵凶戰危形勢下,殃及池魚,新中國隨時被敵人扼殺於搖籃之中,幾經考慮,中國派出志願軍赴朝作戰,所以,抗美援朝是個手段,保家衛國才是目的。 

抗美援朝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雙方激戰階段,由195010月到19516月;第二階段是邊打邊談階段,由19526月至19537月雙方停戰為止。 長津湖戰鬥屬於第一階段的第二次戰役,是戰役的主戰場。 

應戰的志願軍第九兵團原是華東野戰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是堅強之師,對戰的美第十軍配備精良、擁海陸空戰鬥力,是二次世界大戰長勝將軍,此戰乃中美兩軍強強對壘。 狹路相逢勇者勝!結果毛澤東戰勝杜魯門、彭德懷戰勝麥克阿瑟、宋時輪戰勝阿爾蒙德。 

美軍有空中掩護,坦克連群,進攻力無限,志願軍雖然地面作戰人數多於美軍,但只是步兵師,缺乏制空權,武器不及美軍,靠的是保家衛國的鋼鐵意志和浴血奮戰精神,結果把第九軍的陸戰1師(世界聞名之旅,強中之強)追趕至大海登上航母逃跑,若不是有空中掩護,陸戰1師一定全軍覆滅,淪為世界笑柄。 傷亡人數或許是志願軍多些,各種統計落差很大,估計是六四吧,但是,只具平面作戰力能夠打敗立體戰鬥力,把聯合國部隊打到退回三八線,誰勝誰負就不言而喻。 

牙擦兼串爆的麥克亞瑟輸陣又輸面,結果被杜魯門炒魷魚,美軍縱然換上李奇微,也挽回不了頹勢,兩年後雙方在板門店簽署停戰協定。 

另一套翹首以待的電影是《梅艷芳》,據說也將在近日放映。 梅姐是香港女兒,是樂壇超天王級巨星,她的天才成就、她的俠義情懷、我們都了然在胸,四十年歌聲魅影,如今仍歷歷在目,縈繞心頭。 可惜,天妒紅顏,英年早逝,如今終於有一部紀念電影對她作出致敬,讓我們得以重溫她的風采,真是難得的緬懷機會啊!

2021年10月27日

馬拉松聯想曲

 

渣馬終於復辦並舉行了,我雖然沒有參加,但仍然關心它的消息,當在電視畫面看到健兒跑步的情景,思緒把我帶回十四年前第一次參加十公里的賽事,那時候,我已是年過半百的初哥,記得比賽那天春寒㞳峭,天還未亮,我從港島乘計程車到廣東道集合,司機大哥得知我參加馬拉松,顯得很高興,他說我是他第二輪乘客,早前他已經載過一個跑全馬的乘客,為了表達興奮的心情和支持有益的運動賽事,他免去我過海隧道收費。 

廣東道燈光如晝,萬頭攢動,吃過賽會提供的香蕉後,在強勁的音樂節奏中、在健美女郎引領下,跑手們都爭取時間多做熱身運動。 笛聲一響,數萬人直奔西區隧道,能在隧道跑步,是難得的經歷,過了海,終點在灣仔運動場。 比賽後一個月,我收到國際馬拉松組織從紐西蘭寄來的證書和我到達終點時的照片(不知道賽會甚麼時候拍攝) ,成績為: Officials Time0:56:02 Net Time 0:55:46,總名次:174,我對自己第一次參加長跑能在一小時之內完成十公里賽事,感到非常欣慰,在四萬多參賽人中名列第174,完全超乎我的預算。 

因為看了馬拉松我又想起弗勒斯阿甘(Forrest Gump),於是登上Netflix 重溫教科書級的《阿甘正傳》。 阿甘這個美國人,雖然智商只有75,但是,他不算弱智,只是有點傻氣,「低低哋」而已,但他有一顆善良的心和強大的運動本能,一生憑長跑不斷創造奇蹟,成為大學畢業生、足球明星、國家英雄、成功商人、大慈善家,先後得到肯尼迪、詹森、尼克遜三個總統的接見。《阿甘正傳》的成功,是劇作者披著勵志的畫皮,揭露六、七十年代美國社會陰暗面,嚴苛地說,嘲諷了自己的國家和人民。 

長於單親家庭的阿甘和蒙受父親家暴的珍妮,兩小無猜,情誼深重,珍妮在阿甘被同學欺負時苦於無力相助,只能高叫「阿甘快跑!」自此,「跑」被阿甘奉為金科玉律,人生的馬拉松就這樣開始了。 

阿甘一跑成名,他跑上了大學,跑成美式足球校隊成員,還成為全美明星隊成員,得到肯尼迪接見。畢業後,阿甘被徵召入伍,派到越南作戰,在部隊中他和戰友布巴成為生死之交,丹中尉是他崇敬的上級。在一次戰鬥中,部隊遇到越軍伏擊,阿甘雖然屁股中彈,但憑奔跑天賦,救回了很多戰友的生命,包括了丹中尉,可惜救不了布巴,不過,阿甘銘記退役後和布巴合作經營捕蝦生意的諾言。 阿甘作戰受傷和拯救戰友生命,成為了國家英雄,得到了詹森接見,與此同時,丹中尉雙腳因傷截肢,成為殘廢軍人,丹中尉責怪阿甘不該救他,應該讓他與戰友戰死沙場,為國捐軀! 

療傷期間,阿甘發現自己另一個天賦:打乒乓球, 退役後,他憑出色球技代表美國到中國比賽,為中美「乒乓外交」 貢獻了力量,因而得到了尼克遜總統接見,他還目睹了「水門事件」。 

阿甘為了實現布巴的夢想,他來到布巴的家鄉,把彼此的約定告訴了布巴的遺孀,他言出必行,把畢生的積蓄和獎金(區區數千元),買了一艘漁船出海捕蝦,此時,丹中尉恢復了鬥志,和阿甘再次並肩作戰(捕蝦),經過多次失敗,他們終於成功了,以後的魚獲豐盛,生意越做越大,阿甘沒有違背諾言,按時把利潤分給布巴太太。 另一方面,他們投資蘋果股票,也賺到盤滿缽滿,成為美國的億萬富翁。 

在母親最後的日子,阿甘放棄了事業,回到故居照顧垂死的母親,盡孝子之道,母親的離開,阿甘似乎看破世情,把財產悉數捐給教會,又獨自孤身跑步了,他再次跑動全美,又成為名人,不少人慕名跟隨,也有不少人因他的跑步而飛黃騰達⋯⋯阿甘的故事到此似乎完結了。 

這部電影的主軸和重要人物我還未說,珍妮怎麼了?其實在整套電影中,珍妮從沒有缺席,她總在關鍵時刻出現,但是,她每次的離開都使阿甘傷心欲絕,她選擇了和阿甘截然不同的人生,她追隨嬉皮士,吸毒、濫交,縱情聲色,如果說阿甘是正面正能量,那麼,珍妮是負面負能量。 但是,不要忘記,一開始是珍妮給阿甘一句左右銘:「跑」,跑的哲學使阿甘人生得意非凡,所以,她才是阿甘的造王者。 珍妮知道身中病毒(估計是愛滋),才肯嫁給阿甘,目的是使得他倆的愛情結晶品小阿甘能有父母雙全的名份,珍妮得償所願後,無悔而逝,這條主線和只在片頭片尾才出現的白色羽毛,才是發人深省的蒙太奇。

2021年10月13日

思憶風雨中

獅子山甫離香港,圓規銜尾而至,應一句「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刻下,圓規大駕仍在光臨,八號風球猶在懸掛,惟新聞所見,圓規較為循規蹈矩,沒有造成大於獅子山的破壞。 我於前一篇提過,以不動之山,冠名於移動之風,並非名副其實,況且,獅山乃香港聖山,一但此風釀成災禍,豈不是陷獅山於不義?結果果然不出所料。 

風之大者,莫過於溫黛。 溫黛來時,筆者雖然少不更事,惟風之強烈,至今猶深記腦海。 記得當日風來得迅猛,日間,播音員不斷用低沉而凝重的聲調報告風暴消息,聽了總感到心驚膽顫,晚間,狂飈已降臨香江大地,肆虐終宵,徹夜難眠,風力在拂曉時分最強,户外嘭嘭之聲不絕於耳,救護車警號不時呼嘯經過。 猛然間,一股強風對正我家吹來,一扇窗戶應聲飛脫,墜落天井支離破碎,雨水隨即傾盆而進,滿室登時風兩交加,母親和姐姐連忙取來一塊木板,用雙手頂著窗戶大洞,年少的我也跟著用手撐著,此時內心反而感到好玩和興奮。 溫黛蹂躪了香港一整夜,第二天中午才心滿意足離開,風雨還未停止,我已跑到街上玩,其時大街如洗,兩邊攤檔全不見了,鋅鐵橫飛,玩具文具、衣服鞋襪隨水漂浮,任人檢拾,早有大批鄰家孩子在搶奪,我來得遲,只拾到一把膠水槍,雖屬於滄海遺珠,但已經非常高興了。 

若干年後,先後來了一對姐妹花:露比和露絲,以及八十年代的愛倫,這三個風姐和溫黛都是十號波,但風力大有不及,雖然時間較近現在,但印象反而模糊,只記得她們對香港都造成一定損壞。 

新世紀開始,又來了「兩天」:天兔和天鴿,新世紀的颱風無法與舊日的相比,即使同是十號風球,但不可同日而語,對香港影響猶如隔靴搔癢。 2013年天兔和2017年天鴿來時,我都寫下文字為記: 

天兔
一任窗簾久不開,漫城關切天兔來。
無聲無息默不動,繪形繪影唬大災。
君嫌廣寒居冷殿,人羨平地建高台。
但使威力全施展,蕩滌香江舊塵埃。

 

天鴿
天鴿來襲,十號風球。
卜居之所,位處山凹。
無聲無息,沒啥看頭。
樹不搖動,人可行走。
敬覆諸君,無庸擔憂。
風雨過後,又是中秋。
 

2018年,山竹是近數十年罕見的強颱風,稱得上是近代風王,然而,強度及破壞力仍不及溫黛,風後,災情處處,當局善後工作並不完美,部分倒塌樹木滯延幾近一年才能清理。 

山竹
昔榴槤,今山竹,源出暹邏兩孽畜。
榴槤肆虐成災後,幽魂附托於山竹。
此山竹,鬼神哭,日行千里超音速。
力拔山兮氣蓋世,弄得天翻與地覆。
漫城嚴待風王至,防災措施互監督。
九月九日狂飈降,十號風球長高矗。
地動山搖心震裂,鬼哭神號身瑟縮。
天稱斷,廈傾覆。斷木橫垣滿山麓。
杏花村,掀巨浪,浪打門窗如蹴鞠。
大澳鄉,水浸屋,通衢大路變河谷。
山竹去後無閒日,滿目瘡痍多齷齪。
交通停頓無善策,萬民受困互擁簇。
緣何停課不停工?怒火燃遍上班族。
經此役,宜省篤。當局處事未十足。
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
為官之道重民生,多方聽取民心曲。
 

如今風之「圓規」尚且能夠抱圓守規,一掠而過,人類忝為萬物之靈,豈能落後於其下類,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人須自律,如孟子所云:「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風雨過後必有彩虹,大亂之後,又逢大治。 

寫於20211013日「圓規」訪港之時


2021年10月9日

風雨獅子山


別以為十月的颱風會如秋後的螞蚱,蹦不了幾天,想不到這個 「獅子山」 折騰香港卻是這麼的厲害和長久,誰叫你把颱風冠名為「獅子山」,暴風小子既然回家了,又怎會不趁機玩耍一番,探探鄉親父老?試問,世上有幾多的人與物能夠做到過門而不入? 

一般而言,形容山的形體是「巍然屹立」、「不動如山」,偏偏香港提供了現實中橫亘在九龍與新界之間的獅子山作為風暴名字,名字有時真會引人發噱,特別是那些名不正則言不順、名副其實的稱呼。 

「獅子山」 毫不經意,無須一號警戒信號,說到就到,一來就是三號風球,挾住漫天風雨,二十四小時內不停傾盆而下,使香港到處水浸而變成澤國,山泥傾卸、棚架倒冧、汽車拋錨、的士進水、地鐵車廂變水舞間、暴風下還出現了死亡個案,⋯⋯此情此刻,不禁令人想起河南鄭州水患,以上的種種狀況,哪裡會是三號風暴能造成?簡直就是八號以上的風暴才能造成的破壞!天文臺於昨天(10月8日)十一時十五分才發出黑色暴雨警告,其實,從前晚(107日)開始,雨不終朝,暴雨成災了,到了執筆時,即剛才(10月9日六時三十分),又改掛八號風球,足見天文台對「獅子山」輕視和估計不足。 

居處山窩,因地勢關係,無論是八、九、十號風球,其本上都是風平浪靜,大雨對我這個山野村夫影響不大,最多不下山,反正家中儲了不少食物,足夠數天之用,但對胡迪來說就麻煩了,這小子每天至少兩次要上山遛達,順便 「business 」,即使家中有它的「專廁」也不肯使用。 這兩天,只見它不停臨窗張望,視察雨停了沒有,但每次都失望而回,就跑到窩裡睡覺,看它這般苦忍,我的心非常難受,已經十幾小時了,再不讓它出去,太不人道了,我不理雨勢還是很大,替胡迪穿上雨衣,步出家門,電梯剛打開門,它一個箭步衝出去,在傾盆大雨中,一瀉如注,暢快淋漓,此際,人狗早已渾身濕透了。

注意:天文台預告「圓規」下周三四掠港,正是一波未停一波又起。

2021年9月27日

春園街上我杯茶

每次經過春園街,總有回家的感覺,漫步其中,少年往事油然而生,不過,當年的家並非在這條短短的單程路上,而是在靠金鐘方向的隣街上,春園街只是我上學和放學必經之路,我的學校在堅尼地道。 每天早上我從北面電車路起步,經過佈滿小販牌檔的路面,越過南面大馬路(那時候,灣仔人常把大道東叫做大馬路,堅尼地道稱為二馬路,三馬路是寶雲道),然後在香港大舞台(合和中心前身)和鳳凰臺之間的石階拾級而上,到達堅尼地道學校。 

當年春園街是有名的「為食街」,街的中間有一座兩層高公廁,那是癮君子吞雲吐霧之地,地下與太原街銜接,是一片露天街市,平日,小販吆喝之聲此起彼落,人群熙來攘往,生活氣息濃厚;街兩端的大牌檔㗎啡奶茶、粥粉麺飯、晚飯小菜,應有盡有,我只是間中去某一檔飲奶茶、吃菠蘿油,偶爾跟隨家人去吃碗「大肉飯」。 

春園街有小笪地之稱,論規模當然無法與中環大笪地相比,但蔴雀雖小,五臟俱全,故甚得灣仔坊眾的歡迎,所以,晚上也非常熱鬧。 那時候,地攤多是賣故衣、舊唱片雜誌、原子粒收音機及配件⋯⋯,情形就如廟街一樣。 除了這些之外,有很多小販賣東風螺,瀨尿蝦,和味龍,椒鹽雞塊、熱蔗、涼粉、裹蒸粽之類食品,光顧的人蹲著,或往小板凳一坐,叫來一碟生灼東風螺,隨手拿起一枝鐵簽挑出螺肉,蘸些甜辣醬張口便吃,這種鐵簽很不衛生,平素浸在一杯水中,要用時候就取來用,用完檔主也不清洗便放回水杯中。 還有一種平民化食物叫做「狗仔粉」,據說用粘米粉搓成半截手指長的粉條,在沸燙煮熟後,加上大頭菜、菜脯、蝦米之類惹味配料,再加一點辣椒油,熱乎乎的,冬天吃特別能禦寒。 

近年,隨著商業區東漸,灣仔起了翻天覆地變化,春園街也變得面目全非,而我搬離灣仔也有四十年了,我曾沿著舊日的足跡,尋找往事的蹤影,發覺地標性的大金龍麻雀館(改名)、楊春雷、公廁、牌檔全不見了,心中不無一番惆悵。 

正當嗟嘆我的奶茶菠蘿油不復存在的時候,原來在大金龍旁邊卻開了一間名叫「我杯茶」的餐廳,在好奇心驅使下走了進去,不消片刻,一杯熱奶茶已端到桌上,一喝之下,幾乎「嘩」聲叫出來,這不是我心儀的奶茶嗎?香醇爽滑的感覺完全是當年味道,茶味奶香相互糾纏留在口腔歷久不散,這是如假包換的 「港式奶茶」。 我連忙把目光投向水吧,恰師傅正在沖茶,只見他在適當的高度上把滾水撞入裝滿紅茶粉的尼龍袋,沖成一杯香濃的茶盛到杯子裡,然後加上適量淡奶,一杯「絲襪奶茶」就泡製好了,我知道我所看到只是表面一部分,繁複的程序還在不見中。 上星期,我又去了,這次帶回二枝樽裝奶茶,有濃淡兩味,口感與在店中品嘗別無二致,但放在背囊方便攜帶。

「我杯茶」主持人懷著弘揚港式飲食文化的心,延攬「奶茶王」金奬得主,開設這間 「港式奶茶」 專門店,其志可嘉,其意可敬,我這個老灣仔能在春園街重拾舊歡,找回失落記憶,也算是得償所望了。


2021年9月22日

論功過西漢孝武帝 通古今史記司馬遷(漢武系列10-完結篇)

武帝系列不覺間來到第十篇,按計劃是最後一篇,在這裡必須感謝一路追蹤閱讀的朋友,你們的捧場、支持、鼓勵,是我筆耕的原動力,我將以謙卑之心,努力寫作,娛己娛人,拋磚引玉,與各位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西漢孝武帝,劉徹,享年69歲,在位53年,是滿清康熙、乾隆以外在位第三長的漢族君主。 

他是民族的驕傲,我們民族因他的偉大而得名,從他開始,我們民族便迄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他開疆闢土,保家衛民,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錦繡版圖的拓荒者。 

他興學堂、舉賢良、創樂府,獨尊儒術,讓儒家「仁義禮智信」思想洗滌國人心靈,帶領民族二千多年的腳步。 

他知錯能改,從善如流、首創「罪己詔」勇向國人承認錯誤,為後世帝皇所模仿。

發展河西走廓,派張騫出使西域,促進與西方國家貿易往來和人文交流,絲綢之路歷久不衰,至今仍然是中外溝通的紐帶。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漢武帝雖然功績如山,但他畢竟是人,不是聖人,更加不是神,故也有過失。 為了征戰匈奴,他窮兵黷武,幾乎把國庫消耗殆盡;他晚年昏庸,誤信讒言,引發巫蠱之禍,害死妻兒;他兇殘無情,在暴怒之下把李陵、灌夫、李廣利滅族;為使接班人劉弗陵順利執政,他把為他生過子女的妃嬪通通殺掉⋯⋯ 

漢武評價極具爭議,是非成敗眾說紛紜,即使有過,但瑕不掩瑜,《漢書》力讚他雄才大略,毛澤東把他與秦皇並稱、唐宗比肩。 

記載漢武事迹的史書,最權威莫過於當朝司馬遷的《史記》、東漢班固的《漢書》和宋代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史漢資」是中國史書的三頭馬車,三史都用濃重筆墨紀述漢武,縱觀他們表述的文字,班固過於褒揚,司馬光執向貶抑,只有司馬遷不偏不倚。 

《史記》司馬遷在獄中發憤之作,我們可以從他的《報任安書》中瞭解到他撰寫《史記》的心路歷程。 司馬遷為李陵辯解激怒了武帝,被關進牢房候斬,按照漢律,凡被判處死刑的犯人,如交納贖罪金可免一死,司馬遷担任太史令,為官清廉,哪裡有錢贖罪?在獄中,他想起父親臨終時囑咐自己要當好一名史官,要寫一部光照千古的史書,也想起自己講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說話,於是忍辱接受腐刑,目的是要實現父親的遺願。

《史記》成書後,武帝向司馬遷索閱,他害怕司馬遷直筆書寫的青史對他不利,美其名留予皇子閱覽,其實收繳束之高閣,司馬遷早料有此一著,故把一副本密交女兒司馬英,至漢宣帝時期由外孫楊惲公開於世,不朽史書才得以流傳於今。 

《史記》又名《太史公書》,內容從軒轅黃帝寫到武帝劉徹,凡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二十四史」之首,它是史書,但高於史書;它的人物傳記,上至王侯將相,下至販夫走卒,皆成故事;它的文字並不艱辛晦澀,是具文采的文藝作品;它開創的紀傳體裁,成為其後正史的編撰範本,正如司馬遷本人所說:他這本史書志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當代文豪魯迅更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全文完。漢武故事大致來自《史記》,謹以敬畏之心懷記西漢孝武帝及太史公司馬遷。 

祝諸位朋友2021年中秋快樂!

 

上回:歡情薄后妃多枉死 顧大局社稷萬年長

2021年9月17日

歡情薄后妃多枉死 顧全局社稷萬年長(漢武系列9)

衛子夫

有一天,武帝應約往訪平陽公主府,公主以盛筵歡迎,歌舞時有一個長髮美貌的歌女,特別引起武帝留意,他的目光一刻不曾離開那張美麗的面孔,舞罷,平陽公主把歌女帶到武帝跟前,一問之下,知道歌女叫做衛子夫,宴會結束,武帝便攜衛子夫返回皇宮。 

武帝對衛子夫的疼愛,引起阿嬌不滿,又用巫蠱加害,衛子夫沒有惡言相向,只默默承受著煎熬。 武帝廢黜阿嬌改封衛子夫為皇后,衛子夫后位一做就是三十八年,而她確是一個賢后,母儀天下,不僭越、不干政,治理後宮整整有條。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數十年後,年邁色衰的衛子夫終有被冷落的一天,但她處變不驚,平靜地接受命運的安排,特別是在武帝轉而寵愛年青的李夫人的時候,更加做好本份,不像阿嬌那樣無理取鬧,用內涵與修養保住后位。 造物弄人,又一場巫蠱之禍降臨這位賢后身上,在這場災難中,她結束了生命,為後人留下無限嘆息。 

李夫人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 佳人難再得。」 

李延年憑借音樂才華,被封為協律都尉。 有一天,武帝問李延年有甚麼新作?李延年向他展示了上述這首《佳人曲》,武帝問:「當今世上真有傾城傾國的美人嗎?」李延年回答:「有,舍妹就是。」武帝令李延年帶妹覲見,初逢乍識,李妹果然是絕色美麗,即納為妃子,很快又升為夫人,品位只比皇后低一級。 

紅顏多薄命,皇帝的聖恩不是人人受得起,只是七年光景,李夫人患上重病,無福再沾天子雨露,武帝親往後宮探視,李夫人卻側身蒙頭不理睬,說自己顏容毀爛,堅決不給武帝探看,武帝無奈而別。不久,李夫人逝世,武帝破格以皇后之禮下葬。 

趙婕妤

趙婕妤非常年輕,樣子很像已死的衛皇后,她被武帝納為妃子時,年齡還不到二十歲。 趙婕妤的一隻手永遠握著拳頭,無人能把它掰開,直至遇到武帝,武帝輕易就把拳頭掰開了,打開拳頭一看,掌心握著一個玉鉤,所以後人把她叫做「拳夫人」或「鉤弋夫人」。 

鉤弋夫人懷胎十四月產下弗陵,就像傳說中的堯帝出生一樣,武帝老來得子,非常得意,所以把鉤弋夫人的寢宮賜名為「堯母宮」。年少的弗陵聰明伶俐,舉止形態很像武帝,武帝認為弗陵比他幾個兄長優秀,決定死後傳位給弗陵。 

有一天,武帝問鉤弋夫人: 「你愛我嗎?」 她答:「愛。」「你愛弗陵多些,還是我多些?」「兩個都愛。」「我百年之後,你願意為我陪葬嗎?」「不行呀,我們的兒子還小,我要照顧他。」武帝此時心中明白,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 不久,武帝借故賜死年僅27歲的鉤弋夫人。 

武帝就此事問司馬遷,他的史書會怎樣記載,司馬遷說武帝太殘酷,武帝聽了沒有發火,說:「太史公,原來你也是個俗人,不明事理啊!」武帝繼續說:「弗陵登基,那時子幼母壯,定必鬧出許多事端,我做皇帝頭十年,不就是被太后等外戚所牽制嗎?我是為大漢社稷著想啊!」武帝一席話,司馬遷霍然明白,到此時才覺得劉徹真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宮刑的恥辱不知不覺間拋到九霄雲外。 

 

上文:懷異心皇叔謀叛亂 陷圈套太子疑興兵
下文:論功過西漢孝武帝 通古今史記司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