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5年10月28日

花都美人遲暮態(歐遊逆記之二)

                                          凱旋門夜景

                                                    在塞納河眺望艾菲爾鐵塔

                                                    玻璃金字塔與羅浮宮東西方融和

                                                    維納斯女神

                                                     勝利女神

                                                     蒙娜麗莎


傍晚時分,汽車甫進入市區,我便四處張望尋找凱旋門的蹤影,由於歐洲正在實施夏令時間,天色猶未黑暗,所有建築物清晰可見, 不消片刻,凱旋門伴著晚霞已經映入眼䈴。 旅遊車特意在回旋處轉一個圈,好讓大家看清楚這座地標性建築。 二百年前,拿破崙為了紀念他打敗俄奧聯軍下令興建凱旋門,後來因為拿破崙被推翻,工程曾一度停工,此後大約花了三十年時間,凱旋門才得以竣工。 下車,細雨紛飛,我看天色還未全黑,舉起相機趕緊拍下凱旋門的雄姿,但是,發覺它不是想像中的龐大和高聳,牆壁浮雕當然是對拿破崙歌功頌德。 此時,拱門下有一隊銀樂團正在演奏,大抵又是法國人在搞慶祝,因為百多年以來,凱旋門已成為法國愛國精神的象徵,大少慶典都會在此處舉行。 在英國,拿破崙是作為一個敗將去襯托威靈頓的豐功偉績;在法國,拿破崙卻是一個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兩者立場如天淵之別。
晚飯後,我在名滿環球的香榭麗大道漫步,剛好是下班時間,人群熙來攘往,惟未至摩肩接踵,行人道上的名店林立,大部分是熟悉的品牌,我無心趨前參觀,逕自回去戴高樂廣場再次欣賞凱旋門的雄姿,此時華燈初上,在燈光的映照下,凱旋門添上幾分嫵媚,但不失莊嚴神聖,我趕緊拿出相機再次拍下照片。
翌日,嚴寒天氣持續,寒風中我登上艾菲爾鐵塔,站在第二層觀景台上,巴黎市貌在視野之內,畢直的塞納河就在腳下,河兩旁大都是古舊建案,高聳入雲的現代建築不多,遠處是慕名已久的巴黎聖母院,呼呼風中隱約傳來鐘聲,雲霧中彷彿看見鐘樓上一個駝背俠士身影,也想起了我喜愛的安東尼昆和原作者雨果。 回到地面,我再次仰望這座鐵塔,雖然他不再是天下至高,也沒有許冠傑歌詞中凌雲感覺,或許,他不再是年輕,不過,他作為巴黎地標性建築,歷盡滄桑,老而彌堅,值得登臨。

一塔一門遊覽完了,參觀兩宮算是指定動作。 在我來說,凡爾賽宮聞名於世,不因他是皇帝的宮殿,而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打敗德國後在這裡簽訂和約。 事實上,凡爾賽宮空蕩蕩,大而無物,只有園林水池,可以不看。 另一宮就是羅浮宮,這個號稱世界最大博物館,裡面的珍貴藏品很多,最為吸引是俗稱「羅浮三寶」的維納斯女神塑像、勝利女神塑像和永遠的微笑。 維納斯美艷不可方交,顏值極高,細看女兒面孔竟帶有男兒英氣,看到如此美女,令人駐足不忍離開。 無頭的勝利女神展開雙翼,此藏品真跡中帶有複製,真假作品合於一體,完美結合,無從批評。 至於達文西大作蒙娜麗莎,感覺上聞名不如見面,日本人為她製作的保護鏡框竟然反光,鏡片中的畫像矇矓,加上參觀人潮洶湧,別說仔細欣賞,擠上前去也感困難。

遊覽羅浮宮值得添上一筆,是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當年,這個設計引起眾多批評,認為它與古樸羅浮宮格格不入,時至今日,人們不但接受了,因為它不但增加了一道風景線,還讓人們理解東西方文化可以如此的融和共存。

遊覽市容,最佳方式就是在塞納河乘坐參觀船,兩岸的宏偉的建築物可觀性甚強,風格幾乎全是文藝復興式,歌德式建築不太多,現代建築物更少,我心中不禁嘀咕,法國為甚麼是這麼的古老?連海峽對岸素來保守的英國也不如,那邊新蓋的高樓大廈林立,這邊卻是這麼古舊,宛如美人遲暮,老態畢現,難道這就是法國人所追求的浪漫情懷?





2015年10月23日

秋臨英倫有餘溫(歐遊逆記之一)

                                           晨光熹微,澄江靜如練,倫敦塔橋聳峙。

                                                  倫敦華埠張燈結綵,氣氛熱烈。

                                                            西敏寺大教堂側影

 
                                                   唐寧街十號掛起中英兩國國旗


                                                       溫莎堡皇宮豎起英女王旗幟

                                                    
人生第一次踏足歐洲,我的旅途由意大利羅馬開始,終結於英國倫敦。 一路走去,先後憑弔了古羅馬帝國軍威和文藝復興的輝煌;欣賞了瑞士湖光山色;瀏覽了萊茵河兩岸童話般風景;走過了風車國度的低窪阡陌;漫步了名聞中外的香榭麗舍大道,最後感受了倫敦準備習近平到訪的熾熱高溫。 

一般來說,寫遊記都是從首途依次而寫,鑒於習近平克下猶在英國訪問,為恭其盛,助其興,特把遊記從尾寫起,因此,我把這次歐遊命名為《逆記》。

時序秋季,但是,自從飛機降落羅馬之後,一直感受到歐洲的寒冷天氣,最冷是清早和傍晚時分,氣溫徘徊在3-9度之間,即使穿一件羽絨外衣加上一件夾棉風褸,仍止不住渾身顫抖,嚴寒天氣直至到了倫敦才得以改善。

這天,倫敦早上的天空依舊一片灰暗,難怪有人說,陽光是倫敦人民一年當中所渴求,然而,這種標準的天色,正正是倫敦的特點。 我站在泰晤士河岸邊遠望倫敦眼和倫敦塔橋,那景緻非常壯麗迷人,但好像似曾相識,宛如老朋友見面一樣,這大抵是這些地標性建築被媒體報導多了,耳濡目染之下,腦海早就印下了影像。 我收斂遠眺的目光把視線低垂,眼底下的泰晤士河,澄江靜如練,風平浪靜,「太唔似河」!有見及此,我不禁暗叫一聲:早晨,倫敦!你好!

開車跨越滑鐵盧橋時候,我想起了慧雲李,想起了羅拔泰來,想起了他們魂斷藍橋的浪漫故事。 漫步中,一座宏偉無匹的哥德式建築躍入眼簾,它就是聞名遐邇的西敏寺大教堂,頓時我想起查爾斯和戴安娜童話般的婚禮。 來到國會大廈,我腦海浮現國會議員的唇槍舌劍。 經過白金漢宮對外的廣場,只見數十面巨大的中英兩國旗迎風招展,我彷彿見到皇宮裡面邁入耄耋高齡的伊麗莎白女王二世,更加聯想起兩天後她將盡地主之誼,高規格招待來訪的中國國家主席,開啟中英兩國關係史的「黃金十年」。

遊倫敦怎能不去唐人街?此時此刻,倫敦華埠張燈結綵,喜氣洋洋,中英兩國國旗相間懸掛著,正面的牌樓上方一塊橫額,上面用中英文字寫著「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字樣,氣氛之熱烈宛如過年。 我興奮地向香港社交群組發出信息:「倫敦準備好了、白金漢宮準備好了、華埠準備好了,中英兩國國旗掛起來了,都是為了迎接習近平即將到訪。」

45鎊的代價,換來三句鐘溫莎堡皇宮的遊覽,我的評語是值得的。 站在城堡外抬頭看見一面旗幟飄揚在圓塔上,那是英女王的旗幟,顯示了此刻英女王正在城堡之中,原來,每逢星期六、日,女王都會離開白金漢宮回到溫莎堡,這天正是星期六,我面對著旗幟拍下照片,暗自說:「嗨,女王你好!」。

溫莎堡皇宮,英國溫莎皇朝的象徵和驕傲,是當今世界最古老最龐大的有人居住城堡。 遊人通過裡面的文物、油畫、展品,可以體味一千多年來英國歷史,裡面最多是維多利亞女皇時期的文物和畫像,充分反映了當年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輝煌。 不過,我特別留意和最感興趣是一襲拿破崙的斗篷,當年威靈頓在滑鐵盧戰役中活捉拿破崙,拿破崙的紅色斗篷成為戰利品,威靈頓一舉成名,英名不但載入史冊,其人雖然並非皇室成員,畫像和事跡仍得永志皇室檔案。  最後,我走進一間金碧輝煌的宴會廳,呈長方形,錄音告訴遊人這是英女王設國宴的地方,我在猜想,兩天後女王會不會就在這裡款待習近平?結果我的猜想是錯的,回到香港在電視屏幕上,看到女皇這次設國宴是在白金漢宮。

 

 

 

 

2015年10月20日

哀嘆斯人


因為你優秀,也因為你尊貴,更因為你獨占鼇頭,所以我為你傾倒,在那些日子裡,我總想靠近你,每次經過你的身旁,永無法收斂仰慕的目光。 但是,當我看到圍繞你身旁的人,不是王孫貴胄,就是才俊菁英,我就會警惕自己,你不會瞧得起平庸後生,更加不會對我青睞而加以招攬。
記得有一年,憑著一個叫韓素音的外人關係,我才有機會接近你,第一次近距離目睹你的顏容,直接感受你的氣息,真是一見難忘。  又有一次,為了認識自己的國家,我又被人帶去見你,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你不但有深湛的學術修養,還有一顆赤子之心,這使我感到驚訝又愉快,對你的崇拜因而增加了幾分。

儘管如何仰慕你,其實命運早就決定我永無被你接受的一天,因為那是天命,天命難違啊!既然沒法擁有,我只好做一個心如止水的旁觀者。 
這些年來,特別是合浦還珠之後,我與你仍然同在一個世界,彼此休戚相關,我為你的成就而高興,也為你的挫敗而失望。 可惜,到了今天,我卻看見你墮落,你忘記了明德格物,你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不像以前那般高貴,你藏垢納污,任憑狂徒在你身邊為所欲為,在你的入幕之賓和門生中,竟然有作奸犯科之徒,而你卻熟視無睹,縱容護短,令我感到非常痛心和失望。  由於你的表現每況愈下,在年度評比之中,你三甲位置不保,在別人眼光中,你已非一流水準,不再是尊崇,不再是高不可攀。
看到今天你這種情況,我苦惱不堪,實在無法認同你的表現, 過去,我從一個仰慕者,變成了旁觀者;今天,我將再從旁觀者,變成一個哀嘆者。

 

 

2015年10月5日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典籍之中當然以經史子集為重點,那是乘載中國哲學、歷史、倫理、道德的平台,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 歷史的車輪滾動到明清兩代,小説的盛行成為中國文學的另一個特徵,《紅樓夢》正正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天才的曹雪芹把《紅樓夢》的創作推向至高境界,而且無與倫比,我大膽地說,這部小說震古爍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在中國,戲曲、電影、電視、舞台劇的不停傳播,在耳濡目染之下,幾乎無人不知紅樓夢,人人都認識寶哥哥和林妹妹,他倆的愛情故事是如此地深入民間。  但是,若問國人當中有幾多讀過《紅樓夢》?最普遍的答案可能是「沒有」,或者是「讀過一部分,不過沒讀完。」 我想,真正讀完甚至是讀了幾遍的人的確不是太多,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還未能在《紅樓夢》裡找到樂趣,而且,在閱讀上欠缺了一點耐性和方法。

以我為例,開始讀《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的時候覺得很有趣,也比較吸引,因為曹雪芹用神話故事作了開頭,但是看到二三四回卻感到此較沉悶,我第一二次的閱讀就是到此戞然而止,沒有耐性讀下去,索性把小說束之高閣。 後來,我偶然看到了一些關於的評論,知道《紅樓夢》是一部偉大傑作,是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的自傳式小說,同時,那些寫評論的作者特別喜歡引述小說中的情節去支持自己的觀點,的而且確,被引述的情節往往是非常有趣的,為了找尋找原著的神髓,於是我再次翻開小說,這一次我下了決心,非讀完不可。

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句說話用來形容閱讀《紅樓夢》是非常貼切的,前幾回的確有點「難」,這個「難」就是比較沉悶,但是,你只要勇敢踏出第一步,給點耐心,堅持下去,情況會有所不同。 當進入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仙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這時候好戲來了,趣味性也由此大增,閱讀的道路豁然開朗,越走越順暢,小說的情節有如路旁的樹木枝繁葉茂,鳥語花香,令你目不暇接,讀至某些情節,更加彷彿涼風吹拂,使人心曠神怡,繼續讀下去,你或許已經代入了小說中的角色,早就把自己當成了賈寶玉或者是林黛玉,達到了忘我境界。

我的經驗,第一次讀《紅樓夢》可以泛泛而讀,浮光掠影,當作一般古典文學去讀,無需深入研究,不過,閱讀之前最好瞭解《紅樓夢》的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人脈關係,現時我們閱讀的版本,一般都附有四大家族人物總譜,這個圖譜對閱讀《紅樓夢》幫助很大。 第二次閱讀是一個穩固期,是補回第一次泛泛而讀時遺漏遺忘的章節。 第三四次是發展期,這時候不妨參考一些「紅學」專著,這些專家大約分成「批註」、「索隱」和「考證」三方面,透過這些參考書籍的閱讀,我們會有所啟示,得益巨大,閱讀的興趣進一步提高。 到了第五次閱讀,那就駕輕就熟了,這才算真正讀過了《紅樓夢》。

 

2015年10月1日

紅樓夢讀


從小學五年班開始讀四大名著,第一本是《三國演義》,花了兩個暑假的時間,跟著讀《水滸傳》、《西遊記》,最後才讀《紅樓夢》。 此後幾十年,四大名著不時翻出來重看,每次都別有一番樂趣和理解。 不記得是否金聖嘆說過:「男不看三國,女不看紅樓」,但我認為,作為一個中國人,無論男女,除非他是文盲,否則都必須看。又認為,四大名著以《紅樓夢》最是精彩,最為偉大,文字上雖然較《三國演義》為淺白一些,實際上卻最難看得懂,尤其是猜不透作者的原意和故事的涵義,因為裡面太多太多的謎團,《紅樓夢》書成之後二百多年來,沒有一個紅學專家能夠逐一解讀出來。 正如曹雪芹自嘲說:「滿紙荒唐字,一把辛酸涙。都云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如果把《紅樓夢》簡單看作言情小說,那就大錯特錯,《紅樓夢》是一本百科全書,當中不但有故事情節,還有詩詞歌賦、醫卜星相、天文地理,包羅萬有,看《紅樓夢》就像小說裡面一個小人物劉姥姥入大觀園,令你嘆為觀止。 我曾經為了鼓勵身邊的親友讀看《紅樓夢》,說過只要他們讀一遍,便奬勵一千大元,可惜他們不多久都把書歸還我。

讀《紅樓夢》有個辦法,就是先看人家的讀後心得,或者是相關的文學批評,當年我初看《紅樓夢》時候,大陸有一個新興的「紅學」專家,名叫李希凡,他把一些「紅學」權威的傳統論述完全顛覆,我就是被他的觀點所吸引而下決心把《紅樓夢》讀完。 另一個辦法就是看通俗文本和故事分述,當你看了這些類似折子戲的情節後,一定會吸引你翻開小說追蹤下去,藉此建立閱讀全文的興趣。

少小說一開始就高潮疊起,曹雪芹卻能做到。 小說卷首就告知讀者青梗峰下有一塊頑石,它因為被女媧遺棄,所以怨恨自己無才補青天,頑石經過吸收日月精華,不但能言善道,竟然想到人間遊玩,它得到一僧一道的幫助,變成了一塊寶玉,那就是掛在賈寶玉胸前的通靈寶玉。紅樓夢》之所以又叫石頭記,就是源於這塊經常自怨自艾的頑石。 另一方面,靈河岸邊,有一株絳珠仙草,奄奄一息,幸而得到神瑛侍者日夜用水灌溉,救了性命,絳珠仙草發誓來生一定用眼淚去償還神瑛侍者的恩惠,這就是體弱多病的林黛玉終日以淚洗面去對待賈寶玉的前緣了。 你看,利用大眾喜愛的神話帶出故事,這是多麼高明的寫作技巧。

要讀《紅樓夢》,我建議讀有脂硯齋批注的版本,因為有人說,脂硯齋就是曹雪芹本人,也有人說,脂硯齋是「金陵十二釵」中的史湘雲,因為只有是他們兩個其中一人,才能深入批點小說的細節,而好像親歷其境似的。 

中國人有很多夢,國家夢、民族夢、個人夢,春秋大夢,甚麼夢都有,我認為好好讀一讀《紅樓夢》,算是為自己人生圓一個閱讀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