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1年6月26日

杜鵑啼血

杜鵑啼血

文章日期:06/26/2011 10:09 pm

昨夜翻讀《千家詩》,內有王令《春怨》一首,詩曰:
三月殘花落更開,
小簷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
不信東風喚不回。
詩中的子規便是杜鵑,它為了把春光留住,不停啼叫至出血,誓要號令東風把春色喚回。這是何等的偉大抱負?何等的賺人熱淚?閱讀至此,不禁掩卷沉思,想起我居於杏花園時曾經和此鳥結缘的往事。
杏 花園位於杏花村旁邊一處高坡,背山面海,自成一隅,環境清幽。我卜居此處大約有四年光景,那時候既是看海的日子,也是傷懷感遇的歲月。每至暮春初夏之後的 清晨,總聽見一隻鳥兒在啼叫,它的叫聲非常響亮,帶點蒼涼。夏天太陽出來較早,不到六點,天色已漸微明,就在曙光乍現之際,此鳥即啼叫不休,宛如鬧鐘報 時,分秒不誤,淒厲叫聲響徹行雲,令人從睡夢中驚醒,啼叫雖然未至於撕裂心肺,但令人睡不安寧。
起 初我估計這是烏鴉,中國人對烏鴉絕無好感,因為象徵不吉祥,後來聽朋友說,烏鴉一般是聚居的,而且叫聲不會太響亮。於是我問管理員這是甚麽鳥,但沒有一個 能告訴我,只說常常看到有隻鳥兒站立於某處林梢,一會兒後便飛到鄰近一所學校的屋頂上,然後站在最高之處朝著北方大聲啼叫。
管理員生動的形容,引起我强烈的好奇。一個星期天的清早,我又被啼叫聲驚醒,我躍身而起,決定循聲找尋它的蹤影,但是一無所獲,我連忙跑到山邊的網球場,這裡地勢較高,也較接近樹林,結果也找不到它的身影,只在叢林深處傳來清亮的啼叫聲。
後來我才知道這隻鳥,就是大名鼎鼎的杜鵑,難怪叫聲如此淒厲悲哀了。親民的溫家寶總理在香港曾經引用過清代黃遵憲兩句詩: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詩 中杜鵑,是「杜鵑啼血」的典故:昔日,在川蜀之地,有個國家,國王叫做望帝,他就是「望帝春心化杜鵑」的望帝,望帝仿效堯舜把帝位禪讓給叢帝,可惜叢帝昏 庸無能,腐化缺德。於是,望帝便和人民一道去勸說叢帝改過自新,但是,叢帝以為望帝是來奪回皇位,於是緊閉城門拒見。望帝沒有辦法,惟有化成一隻杜鵑,飛 進皇宮苦苦哀求叢帝要以民為重,直至啼出血來死去為止。
精衛,是「精衛填海」的典故:傳說中精衛是一隻神鳥,它本來是炎帝的女兒,因為在東海淹死了,便化為精衛鳥,不停地從西山搬動木頭石塊,決心要把東海填平。後來人們便用「精衛填海」這個典故比喻不要懼怕自己力量微弱,也要挽救國家民族於危難之間的崇高情操。
溫 總理的原意是希望香港人要有杜鵑啼血、精衛填海的精神,為國分憂、為國報效。但是香港人都是現實的人,回歸至今已十多年,國家一向對香港照顧有加,兩次金 融危機,兩次瘟疫,都義不容辭出手相助,就像母親為了補償多年疏忽照顧的孩子,要甚麽給甚麽。但是國家需要你的時候,香港人態度怎樣呢?是不是能夠為國分 憂呢?
再說回那隻杜鵑,後來我搬離杏花園至煩囂的市區,再沒有聽到這如泣如訴的啼叫了。
 

雲姐姐 at 04/01/2012 12:50 am comment
國家需要你的時候,香港人態度怎樣呢?是不是能夠為國分憂呢? 其實也有的,例如512四川大地震時,香港人也是熱血的^^
KM at 04/01/2012 01:03 am reply
香港人都是熱愛自己的國家,只有小部份人才對自己的國家狂駡不已。謝謝你的瀏覽和留言,晚安。
凡響 at 07/07/2011 10:12 pm comment
你過獎了,我比你差太遠啦。請代我向你太太 CLS問好﹗
KM at 04/01/2012 01:05 am reply
剛回復一個網友留言,再看到你差不多一年前的留言,謝謝你呀。
KM at 07/04/2011 01:34 pm comment
謝謝你回應我的網誌,我猜到你是誰你了,我進入你的網誌在《我的生日禮物》裡證實了我的猜 測, Hi , FX ,是你呀,很久不見了,你好嗎?內子托我問候你。你寫的文章太好了,果然是幼庭訓,才女出自名門,不同凡響。你的郵址是我在 CK 不時寄來的電郵中得知,我回覆所有人自然包括你在內,想到不到就此讓我拜讀了你精彩的文章。
凡響 at 07/03/2011 09:26 am comment
看到如斯詩意情懷的文章,我大概猜到你是誰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大章”,你的名字中有個字在第一句中,是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