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年號「令和」
|
還有幾天就到五月一號,日本踏入新紀元,天皇明仁在世傳位兒子德仁,結束用時三十年的年號「平成」,新天皇將啟用新年號「令和」,已經由首相安倍晉三發佈了。「令和」發表後,引來一陣議論,因為這事我有留意,所以不妨來一次抽水。
年號始作俑者是漢武帝劉徹,他在公元前140年創立年號「建元」,是中國歷史破題兒第一遭,距今2159年,劉徹做了54年皇帝,在位期間用了十一個年號。 漢武帝之後,中國歷朝歷代皇帝各有不少於一個的年號,到了末代皇帝溥儀,他的年號是「宣統」,中國結束帝制後,從此再沒有年號這東西,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國家名稱。
日本與中國同宗同源,天皇採用的年號一向是由漢學權威從中國的典籍中找出,例如即將結束的「平成」,出自咱《史記》的「內平外成」一語。 新年號「令和」甫公布,首相和官房長官便同聲宣稱是採用自日本典籍《萬葉集》中「梅花詩句」,意圖是說明年號首次不和中國沾親帶故。
此語既出,中國網民似乎不怎麼認同,紛紛查根究底,羅列了許多出處,網民的創意和誠意俱有,甚麼「令和珅自裁」等則屬於廢話,我認為他們找到《黃帝內經》的「知迎知隨,氣可令和」及張衡《歸田賦》的「於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鬱茂,百草滋榮⋯。」兩段最具說服力,尤其是後者。
在未說出我的理由之前,先看「令和」來源《萬葉集》梅花詩是怎樣寫的?「天平二年正月十三日,萃於帥老之宅,申宴會也。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熏珮後之香……。」(見圖)
「令和」採自《萬葉集》梅花詩
|
這本詩集是結集了公元500年至900年之間日本詩歌,文學地位等同中國《詩經》。再看張衡的《歸田賦》,此賦應該是在他生卒期間作的,即在公元78年至139年之間。 可見,《萬葉集》比《歸田賦》至少遲面世三四百年,所以說《萬葉集》創作模式是仿照或者雷同《歸田賦》,同時,我認為「令和」也有蘭亭集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的影子。
根源在哪裡,一眼就看到,最為重要的,是當年《萬葉集》成書是用漢字,並非後來的平假字。 日本承傳了中國文化,無庸置疑,不過,人家發揚光大得很好,而我們卻有些背棄和扭曲,甚至失傳,最不幸是簡寫字至今還未撥亂反正。
「令和」出處爭之無謂,二字我都頗為喜歡,一喜它書寫簡單,看了舒服;二喜它含有「主子有令,焉不附和」之意,符合日本今日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