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22年9月19日

三王三帖三希堂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羲之頓首,快雪時晴,
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乾隆卷前御題:神乎技矣

王獻之《中秋帖》: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
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乾隆卷前御題:至寶

王珣《伯遠帖》: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從之寶,自以羸患,志在優游,
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乾隆卷前御題:江左風華

乾隆皇帝極其附庸風雅,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書法家和書帖收藏家,他把御書房改名為「三希堂」,三希者乃三件稀世書帖是也,即: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子《中秋帖》和王珣《伯遠帖》,三王是父子姪關係:王羲之是父親、王獻之是兒子、王珣是王羲之的姪子。王氏家族是晉朝風雲人物,在書法史上引領風騷二千年,《三帖》其地位之崇,影響之巨,榮譽之隆,僅次序王羲之《蘭亭集序》。 

「三帖」解讀

《快雪時晴帖》:羲之顿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陰張侯。

《中秋帖》: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無署款。

《伯遠帖》:珣顿首顿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志在優游。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除了《快雪時晴帖》,我們很難理解其餘兩帖的文意,特別是《中秋帖》,原來,後來的書法家都喜歡把人家優美的字隨意臨摹下來,然後寫成另一新帖,所以,經過歷史專家考證,認為《快雪時晴帖》和《中秋帖》都是後人臨摹的,《中秋帖》更是大名鼎鼎的米癲人米芾臨摹,《伯遠帖》則被確定為王詢真跡,不過,乾隆認為「三帖」全屬真跡,我是支持皇上的! 乾隆對「三帖」愛不釋手,每日必省覽一次,「三帖」全卷無論卷前或題跋,遍佈乾隆的御題和鈐印,在《快雪時晴帖》上,他御題「神乎技矣」,《中秋帖》御題「至寶」,《伯遠帖》御題《江左 風華》。 

「乾隆雖有賞識日,國寶也有蒙難時」。民國初期,遜帝溥儀典賣祖宗家產,暗將這三件國寶命太監偷運出紫禁城,幸好,最為珍貴的《快雪時晴帖》」被及時截回,其餘兩帖卻流落民間。三年內戰爆發,國民黨敗退,《快雪時晴帖》隨萬箱文物被帶到台灣,現存放台北故宮博物館。《中秋帖》和《伯遠帖》則轉輾流落到香港,被一名印度人拿去扺押給香港匯豐銀行。 1951年,匯豐銀行將「二帖」進行拍賣,周恩來知道後,立即指示駐港官員從速購回,最終以高價投得,「二帖」得以回歸祖國懷抱,現存放北京故宮博物院。 「三帖」分散海峽兩岸,百年不復相聚。 

十五年前,特區政府為了慶祝回歸十週年,曾經構思讓「三帖」重聚,籌備在香港「薈萃」展覽,當時,台灣當局擔心 《快雪時晴帖》 展後會被大陸方面取走,儘管大陸已經保證必定「完璧歸趙」,台灣始終不放心,這件曠世盛事只好告吹,也有一個說法是礙於台灣堅持以 「國立故宮博物院」 名義聯展,「國立」兩個字太敏感,一時解決不了。不過,當年《中秋帖》和《伯遠帖》是否按計劃訪港,一時間也記不起來了。

22 則留言:

  1. 咁多書法家中,王羲之字體最公整.

    回覆刪除
    回覆
    1. 同意,所以他被稱為書聖,蘭亭集序已經天下無敵。

      刪除
  2. 十五年前,香港特區政府慶祝回歸十週年,隆重舉辦「國之重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展。展出珍貴書畫共32件。
    列於首位的是~東晉 王珣《行書伯遠帖卷》; 《中秋帖》沒有展出。展出了另一幅北宋皇帝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楷書《閏中秋月》詩帖頁,與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卷》,唐代馮承素行書摹《蘭亭序》帖卷,都是主打重頭展出的項目。
    其他30件展出的都是珍品,有北宋的蘇軾、黃庭堅、米芾、南宋的馬和之、米友仁、李嵩...元朝趙孟頫,明朝仇英多位的作品。
    (秋葉綜合報道)

    回覆刪除
    回覆
    1. 更正:除了王珣《行書伯遠帖卷》、
      趙佶的瘦金體楷書《閏中秋月》詩帖頁、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卷》、
      唐代馮承素行書摹《蘭亭序》帖卷之外,其餘還有28件書畫珍品展出。

      刪除
    2. 早晨!多謝闡述當年的盛況,三帖向隅香港實一憾事,來日方長,香港必有眼福。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足慰失落心情,以畫代書,非常好,政府都算唔話得,況且有馮承素版本,羲迷應該滿足了。

      刪除
    3. 香港特區政府慶祝回歸十週年,「國之重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展》,地點在尖沙咀 “香港藝術館”。
      32件書畫珍品在2007年6月29至8月11日分兩期展出,預售門票的情況踴躍,入場人數有十萬之眾,十分轟動。
      我購買了年票,可以不限日子自由進場。當時我分了3日前往參觀欣賞。還預訂購買了「國之重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展》大型畫册,留作紀念。

      刪除
    4. 早晨!多謝你再次描述當年盛況,國寶級書畫在港展出應該不少次吧?記得在沙田文化博物館也展過,這次香港故宮規模就更大,盛況空前。

      刪除
    5. KM先生早安 ! 根據“香港藝術館”總館長鄧海超先生的記述:該次十年回歸的書畫展,是 “香港藝術館” 與 “故宮博物院” 的首度合作。他的記述有數頁紙之多。
      平時我們在 香港的博物館裡看到的是~私人送贈出來的著名書畫,例如《虛白齋》就送出很多書畫來作長期展出。
      在香港藝術館除了有《虛白齋》的藏品展出,在其他的展覽廳,我也看過齊白石的畫作展覽;還有徐悲鴻的畫作;豐子愷的畫作。
      往日“香港藝術館”長期展出一幅唐寅的名畫,真是不可少覷 ! 還有一幅秋山行旅圖,非常吸引。可惜後來收去了,位置換放其他的畫,以後我就少去了。
      沙田的文化博物館主要是介紹戲曲、紅伶、服裝為主,間中也有展出嶺南派趙少昂的書畫。 在2007年十年回歸紀念,這裡也展出《國之重寶》,主題是《三星閃爍 金沙流采》,展出了四川3000年前的銅面具,整個上噸重 ! 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青銅面罩,金杖、金劍、金面罩、銅神樹掛飾、玉琮......看得人目定口呆 !

      刪除
    6. 據知在多年前,中國古書畫曾在《上海博物館》展出,其中主要的一幅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當時十分轟動,有華人專誠從英國飛回上海參觀 。
      至於故宮藏品的古書畫,第一次來港展出是在“十年回歸”紀念的2007年。國內每一個省都有博物館,可能故宮的古書畫曾經在國內巡迴展出過。

      刪除
    7. 早晨,秋姐長篇留言使我獲識獲知兩皆菲淺,香港收藏家捐獻不少,有很多達國寶級層次,這次我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參觀國寶之餘也看了香港的收藏品,嶺南畫派的傑作已經參觀了無數次,每次觀賞仍有新鮮感及親和感。
      沙田文化博物館我經常去,紅伶的藝術成就及她們的戲服都看過不少,李小龍、梅艷芳的特展也在那裡看了,全都留下深刻印象,李小龍展我還特意寫了一篇博客為記。
      家有一幅「清明上河圖」複製品,旅行時朋友相贈,頗長,沒有掛出來,只能偶爾翻出欣賞。幾年前去上海世博館,那裏有電子活動式的「清明上河圖」,超大型,人船馬都能活動走來,嘆為觀止,若不是收館時間已到,否則我會一看再看。

      刪除
    8. KM先生午安 ! 近年由年青人為古畫創造了會動起來的鳥獸與人物,這樣為古畫增加動感而復活起來,讓古畫為大眾市民都能欣賞和喜愛,真是功德無量啊 !
      因為古畫一般都不能露面太久,每次展出後都要收藏休眠三年,自從製作了會動起來的代替品,真是皆大歡喜了。

      刪除
    9. 配合近代科技去展現古代藝術,如你所言:功德無量!
      早幾年台灣當局把顏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書)送去日本展覽,國人卻無緣一看,看到這消息真令人氣憤,要知道展覽一次對國寶有多麼大的損耗,不閉關數十年不能恢復。

      刪除
  3. 有時真的不太明白,皇上不是日理萬機的嗎?然而乾隆卻有這麼多時間附庸風雅,風花雪月,據說共寫了四萬多首詩。

    回覆刪除
    回覆
    1. 乾隆的確日理萬機,能做到這些,超人也,四萬詩作有的是臣下代作,高水準的不多。故宮有關展覽,他凌晨(半夜)已經臨朝,沒有怠政,處理完政事就風花雪月,還可以數下江南,不過,他弘揚中華文化,的確值得稱讃。

      刪除
  4. <「三帖」分散海峽兩岸,百年不復相聚。 >真的非常可惜,祈望將來有機會相聚。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七十多年前,內戰臨結束,國民黨把國寶帶到台灣,造成一批關連文物分隔兩岸,誠憾事也!相聚的機會微矣!

      刪除
  5. 我在yutube,com網上看了「詩畫中國」第3期, 介紹在香港展出的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9SoNl4JeKk

    回覆刪除
    回覆
    1. 早晨!遠在彼邦除非回來探親,順道進館參觀,平時在網上瀏覽這些文物,也是一個好辦法。謝謝你轉來的連結。

      刪除
    2. 「詩畫中國」這節目辦得有聲有色, 把畫裏的人物及鳥獸都活現在畫中。

      刪除
    3. 早晨,看過了,好看。把一級國寶名畫融入音樂與劇作中,非常成功,增加了觀賞的興趣度。末節,汪明荃帶領學生在港故宮念「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有看頭,感人。謝謝,

      刪除
  6. 世事只有緣份才能聚首,祈盼早日能睹三帖的風采。

    回覆刪除
    回覆
    1. 好事多磨,總有一天人會團圓,書畫也會重聚。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