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22年9月27日

時來風送滕王閣

題目這句話出自古時兒童啟蒙讀本,典故是說王勃收到南昌都督閻伯嶼邀請出席滕王閣竣工典禮,中途滯留長江,眼看將錯過盛會,誰料此時江面颳起大風,連夜把王勃所乘的船送到九江,趕得及參加典禮。 席上,王勃憑一篇駢文《滕王閣序》,顛倒眾生之餘,還流傳千古。 此後,「風送藤王閣」一語成為順水順風的幸運詞。 

啟蒙讀本有關「時來」此語其實還有下句:「運去雷轟薦福碑」,它涉及另一個典故,宋朝名相范仲淹遇到一個落魄書生,可憐他生活潦倒,於是介紹他去一間寺廟的薦福碑上拓些字來謀生,誰知,這書生人未到,薦福碑竟然被雷劈毀了。「時來」「運去」天差地別,人們都說王勃是一個幸運的人,其實他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閻伯嶼辦滕王閣宴其實意在捧女婿吳子章,希望吳子章一文風行天下,在席上,當王勃起筆寫「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時,他一臉漠視顏色,說不外如是,再寫到「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以引甌越」,崩緊面色已經稍歛,當看到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不禁大聲叫絕。 不過,吳子章卻心有不甘,誣衊王勃抄襲他的作品,故此,憑藉自已過目不忘本領,把《滕王閣序》即場背誦一次,王勃問道,文章後面還附有一首詩,你能記得嗎?吳子章呆在一旁,毫無頭緒,只見王勃不慌不忙寫下: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吳子章看後羞得無地自容。 民間傳說王勃在末句故意空了「空」字,才揚長而去,席上無人能知也找到恰當的字填上,吳子章於是派人追前詢問,王勃這才仰天長呼:「空」也! 

王勃《滕王閣序》一揮而就,是駢驪文的頂峰,流傳千古至今,唐高宗李治也因王勃才華,把他召入宮中教導皇子,王勃以曠世之才,怎會甘於教育小兒這種不顯本事的工作?不久便借故辭任外放為官,但他做官無所發揮,幾乎坐牢,且累及父親被貶至交趾(今越南),二十七歲時乘船去交趾探望父親,途中遇颱風沉船而死,當年因風成就一個年少天才及一篇不朽文章,今番又因風了斷短暫並不幸運的人生,果然天妒英才!後來唐高宗向臣子查問王勃近況,臣子回報斯人已逝,唐高宗連連搖頭嘆息,似乎後悔自己當日沒有重用王勃。 

2022年9月19日

三王三帖三希堂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羲之頓首,快雪時晴,
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乾隆卷前御題:神乎技矣

王獻之《中秋帖》: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
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乾隆卷前御題:至寶

王珣《伯遠帖》: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從之寶,自以羸患,志在優游,
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乾隆卷前御題:江左風華

乾隆皇帝極其附庸風雅,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書法家和書帖收藏家,他把御書房改名為「三希堂」,三希者乃三件稀世書帖是也,即: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子《中秋帖》和王珣《伯遠帖》,三王是父子姪關係:王羲之是父親、王獻之是兒子、王珣是王羲之的姪子。王氏家族是晉朝風雲人物,在書法史上引領風騷二千年,《三帖》其地位之崇,影響之巨,榮譽之隆,僅次序王羲之《蘭亭集序》。 

「三帖」解讀

《快雪時晴帖》:羲之顿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陰張侯。

《中秋帖》: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無署款。

《伯遠帖》:珣顿首顿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志在優游。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除了《快雪時晴帖》,我們很難理解其餘兩帖的文意,特別是《中秋帖》,原來,後來的書法家都喜歡把人家優美的字隨意臨摹下來,然後寫成另一新帖,所以,經過歷史專家考證,認為《快雪時晴帖》和《中秋帖》都是後人臨摹的,《中秋帖》更是大名鼎鼎的米癲人米芾臨摹,《伯遠帖》則被確定為王詢真跡,不過,乾隆認為「三帖」全屬真跡,我是支持皇上的! 乾隆對「三帖」愛不釋手,每日必省覽一次,「三帖」全卷無論卷前或題跋,遍佈乾隆的御題和鈐印,在《快雪時晴帖》上,他御題「神乎技矣」,《中秋帖》御題「至寶」,《伯遠帖》御題《江左 風華》。 

「乾隆雖有賞識日,國寶也有蒙難時」。民國初期,遜帝溥儀典賣祖宗家產,暗將這三件國寶命太監偷運出紫禁城,幸好,最為珍貴的《快雪時晴帖》」被及時截回,其餘兩帖卻流落民間。三年內戰爆發,國民黨敗退,《快雪時晴帖》隨萬箱文物被帶到台灣,現存放台北故宮博物館。《中秋帖》和《伯遠帖》則轉輾流落到香港,被一名印度人拿去扺押給香港匯豐銀行。 1951年,匯豐銀行將「二帖」進行拍賣,周恩來知道後,立即指示駐港官員從速購回,最終以高價投得,「二帖」得以回歸祖國懷抱,現存放北京故宮博物院。 「三帖」分散海峽兩岸,百年不復相聚。 

十五年前,特區政府為了慶祝回歸十週年,曾經構思讓「三帖」重聚,籌備在香港「薈萃」展覽,當時,台灣當局擔心 《快雪時晴帖》 展後會被大陸方面取走,儘管大陸已經保證必定「完璧歸趙」,台灣始終不放心,這件曠世盛事只好告吹,也有一個說法是礙於台灣堅持以 「國立故宮博物院」 名義聯展,「國立」兩個字太敏感,一時解決不了。不過,當年《中秋帖》和《伯遠帖》是否按計劃訪港,一時間也記不起來了。

2022年9月12日

溫莎密碼58623

回歸前香港發行最後一版英女王頭像普通郵票,面值最高分每枚$50元

 

剛寫好一篇關於乾隆愛好王羲之家族書帖的故事,已然全部就緒及放進了博客「草稿」欄,將一如既往在周一發表,遽聞英女皇伊利沙白二世駕崩,所以把博文抽起,臨時寫點應景文字。 當前中英關係困難,建交五十周年相信也不會大肆慶祝了,但我們口袋裡的硬幣、錢包中的紙幣還有英女王的頭像,所以她和我們還有點未了緣,還有追溯的話題。

 

九十六歲高齡,在位七十年,無論是高壽或在位時間,相信古今中外君主均無出其右者,雖然年屆耄耋之年,早兩天還看到她任命新首相,精神奕奕的,忽然傳來駕崩消息,令人感到有點意外與突然,中國人相信彩頭這回事,新人剛入門,定海神針兼風雨磐石就崩塌了,這事很難不令人會多一點聯想,女人腳頭真不好?是否陀衰家或言之尚早。 溫莎皇朝至查理斯歷五代國王,各有稱號,在此不妨回顧一下。


5   一百年前的一九一零年,女王的祖父喬治五世登位,他拋棄自己德國姓氏,改姓為蒙巴頓 ·溫莎,從此英國改朝換代,建立溫莎皇朝至今,皇朝從那時開始已經沒有維多利亞女皇的實力,兩次世界大戰處於下風便可見一斑,日不落國徒具虛名。

 

8   一九三六年,喬治五世駕崩,傳位長子愛德華八世(女王的伯父),他在位時間不足一年,期間因為決心迎娶離婚的辛普森女士,因而不容於宗教、國家、社會和家庭,他不聽從當時首相的意見,上演一幕「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大戲,毅然遜位予弟弟女王父親喬治六世。

 

6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喬治六世臨危受命登基,這位不擅辭令的君主,一改兄長消極抗戰態度,領導國家反對納粹法西斯,積極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取得勝利。 佐治六世煙癮極大,得了肺癌,於一九五二年逝世,其時,伊利莎白還在非洲外訪,來不及見父親最後一面,喬治六世沒有兒子,於是長女伊利沙白就繼位了。

 

2   一九五二年六日,伊利沙白二世加冕,成為溫莎皇朝第四任君主,事頭婆一做就是七十年,她的事跡我們都熟知了,對英國來說,她是團結的象徵、仁慈的長者。 一九八六年女王訪問中國,她既是一國之君也是一個友好使者,她帶來了四百多前英皇因為沒有郵遞而延誤給萬曆皇帝信的印本,內容是希望兩國加大商貿,女王又歸還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掠走的一對鎏金獅子,至今坐鎮在釣魚台國賓館。

 

二零一五年我第一次去英國,恰在習近平訪英前兩天,我親眼見到倫敦街頭、唐人街乃至白金漢宮都掛滿中英兩國國旗,社會上一派喜氣洋洋氛圍,看來歡迎習近平的訪問已經準備好了,後來在新聞中看到女王迎接和歡宴習近平的畫面,人們正為中英開啟黃金十年而高興。 世事無絕對,十年未過,中英關係江河日下,兩國友好或許已隨斯人騎鶴而不復還了,女王的心意也許長埋地宮。

 

3   又是一個記錄,查理斯作為全球最長時間和最年長的儲君,即時登上大寶,成為查理斯三世,生而為王了,他的政事、為人、處世、家庭、婚姻,能否掌控得好如女王?王室能否繼續團結國人,要看新任國王了,祝他好運吧!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王說不了事,要看內閣的,新首相已經口出狂言,不惜動核武,並要繼續對付中國,或許她不知道,也或許不記得,今年一月三日包括英國在內的五核國家(安理會五常)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申明核戰打不贏也打不得!憑她丁點力量能掀起巨澜?不過,歌詞裡有一句:小心女人!

2022年9月6日

故宮文化與乾隆皇帝

郎世寧絹畫「獅子玉」,上有乾隆親筆御題

 

郎世寧「乾隆射獵圖」(部份)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七月開館後,我就尋思如何去參觀,聽說預訂門票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果不其然實情真的這樣,我在七月十三日網上預訂,只能訂到八月二十六日,這天早上,我懷著小學生初次旅行的興奮心情,參觀國寶去也!在這𥚃,首先要感謝網友Stella 大姐好介紹,我是看到她的網誌才知道去博物館最佳方法是在九龍站E出口乘搭專線小巴,如果不從這裡搭小巴,無論從柯士甸站或從圓方步行去,烈日當空,十數分鐘路程,絕不好受,由於這個資訊很重要,所以我不避累贅於文首與各位分享。

 

我在「故宮」大約逗留了七個小時,九個展館無一錯過,面對眾多國之瑰寶,區區幾句鐘之內,只能興嘆走馬看花,我和內子同去,我專心賞覽,拍照就落在她的身上,我的手機只拍了「故宮外貌」,資證曾到此一遊,此外拍了「獅子玉」、「乾隆射獵圖」和「白釉孩兒枕」三張照片。  本文插圖仍在網上查找相關照片,原因是它們拍得清晰,方便賞覽,然而,其真實感和興奮度就不能與近距離欣賞比擬了。

 

這次參訪故宮文化館得益非凡,除觀賞了清代收藏的奇珍異寶,還大數量地欣賞了晉唐宋元的書畫,一次性看到這麼多國之瑰寶,無異是視覺上的一次豐筵盛宴,大大體味了中華文化深邃博大,參觀過程當中,給我另一個印象是乾隆皇帝無處不在,展覽用很大篇幅為參觀者細說了清朝最強盛時期的人文歷史。

 

愛新覺羅弘曆,當了整整一個甲子的皇帝,他不但具有十全武功(十次用兵平定各夷部)的有為皇帝,還是一個傑出的書法家,事母至孝、對妻至愛、醉心藝術的文青。 展品有乾隆每日上朝前拜祭祖宗和向皇太后請安的介紹,也有他組織宮廷畫師耗用十年時間向母親賀壽的畫卷,他親筆手抄佛經向母親賀壽,小楷字體工整秀麗至無可復加,功力直逼明朝文徵明和元朝趙孟頫,完勝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書法。

 

那天參觀,我第一時間直撲八、九號展館,迎面是大型畫作:『獅子玉』,這是郎世寧的絹本水墨畫,白馬膘肥體壯、傲然站立,這國寶看得我幾乎掉下眼淚,我特別留意畫作上方的乾隆御題:「白馬我久乘,馴良性已諳。於今齒加長,不能備六驂。四蹄憶龍驤,雙耳猶竹參。向我臨風嘶,無邊感覺含。」乾隆還蓋下了鈐印。 郎世寧這個意大利傳教士,在康熙時期入宮做宮廷畫師,歷時半個世紀,他服伺了康雍乾祖孫三人。 在展覽館中,郎世寧的作品有不少的展示,他還有一幅『乾隆射獵軸』,工筆畫出,細膩入微,非常壯觀,乾隆當然不會錯過「御題」機會,在畫卷上共寫詩三首之多。 原來,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人是乾隆,他一生寫了五萬三千首詩,比全唐詩四萬八千首還要多,偉大的李白只寫了一千首而已。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是書聖王羲之傑作,大家都知道真跡已經失傳了,留下的各種版本都是臨摹的,五大摹本當中以唐朝馮承素的神龍本(神龍:唐朝紀元)和唐朝虞世南的天曆本(天曆:元朝紀元)最成功,馮與虞兩本現均存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借來虞世南版本,非常精彩,是香港同胞的眼福,看的時候我的眼眶又開始潤濕,若不是人挨人排隊輪者看,且旁邊工作人員不停催促往前走,相信我是不會馬上離開的。

 

《虞世南本》被稱為八柱第一,所謂八柱是乾隆把八幀《蘭亭集序》摹本刻在圓明園八角亭的八條柱上,「虞本」被置在第一條柱上,所以叫八柱第一,不是算命的時辰八柱。 「虞本」 是在元朝天曆時才被發現,董其昌認為是虞世南臨摹的,他把自己的研究寫在「虞本」的跋上;此外,乾隆也御筆寫跋:「此卷經董其昌定為虞永興摹⋯⋯」。

 

衷心盼望最傳神的馮承素摹本能早點光臨香江!


乾隆御臨蘭亭集序 1

乾隆御臨蘭亭集序 2




虞世南摹本,不帶序跋

虞本全卷之序,內有乾隆御題

虞本全卷之跋 1,右上角為乾隆御題

虞本全卷之跋 2

虞本全卷之跋 3

虞本全卷之跋 4

虞本全卷之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