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8年1月29日

殺啦⋯熱鍋(巴爾幹遊記九~波斯尼亞)


離開海邊國家克羅地亞,下一站就是山區國家波斯尼亞(全名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英文:Bosnia-Herzegovina ,為方便寫作,以下簡稱波斯尼亞)。今天年紀五十歲以上的人,對發生在1992年的波斯尼亞內戰,相信記憶猶新,這場惡名昭著的內戰有一個名稱:「波黑戰爭」,它的源起是波斯尼亞族和克羅地亞族不顧塞爾維亞族(佔人口三分之一)反對,宣布脫離南斯拉夫獨立,塞族則成立自己的共和國抗衡,在雙方都不願妥協下,殺殺殺!內戰全面爆發,一夜間幾乎全國人民都變成難民,人人都像熱鍋上的螞蟻。 初期,裝備優良的塞軍連連戰勝,在戰火正酣之際,好事者北約介入,它轟炸塞軍陣地,另一方面,美國宣佈支持波克一方,並進行軍事援助,戰局因此徹底扭轉,三年後,這場不可理喻的內戰終於結束。 戰爭出現了屠殺慘案,「戰犯」該受刑的受刑了,有的也過世了,誰是誰非,就留待當地人去評說吧。 今天波斯尼亞局勢表面平靜,波克兩族成立聯邦,塞族成立共和國,依然並存在波斯尼亞境內,但不知道甚麼時候又因為種族信仰分歧,戰爭會再度發生。 
波斯尼亞位置圖


莫斯塔爾(Mostar)
在地圖上查看,汽車從司碧(地圖注名是斯普利特)向東行駛約五小時就到達波斯尼亞莫斯塔爾,這城市在波黑戰爭中大受摧殘,我們早上踏進城鎮,已看到被炮彈擊中的樓宇殘壳仍未拆卸,牆壁上的子彈孔更是隨處可見,不難想像當年戰鬥的激烈。 古城鎮前端,有一座四百年歷史的古橋,那是著名的莫斯塔爾古橋,是土耳其奧圖曼帝國統治此地時興建,原作軍事用途,經過數百年戰火洗禮,古橋奇蹟般屹立不倒,它見證了朝代興替和種族紛爭與共融,石橋圓拱造形頗為優雅,雖然跨度不太大,但圓拱的彎度很大,人們過橋一點卻不感到陡斜。 過了橋,道路全部用鵝卵石鋪砌,兩旁店鋪林立,我仔細觀察一下,最多是售賣工藝飾品,其次是銅製產品,這些銅製品手工精美,我忍不住買了幾個小擺設,售貨店主是一個老人,很健談,滔滔不絕向我講述他傑出手藝,還親自示範打銅的技巧;這裡也有多家小型餐館,有的開設在河谷旁邊,好像懸掛著似的,驚險萬狀。 這個老城區中,有多座天主教堂和清真寺共存,彼此相愛,起到宗教和諧的示範作用。

天主教聖彼得教堂尖塔
天主教聖彼得教堂全貌
莫斯塔爾尖塔
寧靜的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古橋
莫斯塔爾新橋


鵝卵石路
餐廳開在河谷上
工藝品
餐廳乏人光顧


薩拉熱窩(Sarajevo)
我最早知道這個城市是在七十年代,中國郗恩庭在這裡舉行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奪冠,其後乒乓球隊訪港進行表演,年少的我幸運地和郗恩庭等運動員見面座談,郗恩庭是一個高大帥,他告訴我奪冠是憑運氣,決賽局最後兩分全靠兩個好球致勝,一個是掛網球,一個擦邊球,那年代敢於如此直率回答,令我留下深刻印象。 

言歸正傳,在進入薩拉熱窩市區前,我們參觀了隧道博物館,這個展館小兒科而已,它展示當年塞軍長時間圍城,薩拉熱鍋軍民挖掘隧道偷運食品和軍用物資的歷史,無論如何,今天塞軍敗退了,歷史也改寫了,一切都變成美好事。 黃昏時候,我們來到薩拉熱窩一個最重要景點,就是1914年薩拉熱窩暗殺事件發生地,一個塞爾維亞年青人,開槍殺死奧匈帝國儲君費迪南,奧匈帝國於是向塞爾維亞宣戰、支持塞爾維亞的俄羅斯向奧匈帝國宣戰、與奧匈帝國攻守同盟的德國向俄羅斯宣戰、一向不值德國所為的法國向德國宣戰⋯⋯連鎖反應下,整個歐洲都動員起來,各自向各國宣戰,戰火延燒到亞洲,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戰。 善忘的歐洲人很快忘記戰爭帶來的苦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二十一年,再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戰。 我在肇事地點參觀圖片,地下的血迹早已被歲月洗刷至不留半點餘痕,但世人心中的記憶卻永遠洗刷不掉,不過,時至今天,巴爾幹半島表面平靜,深層矛盾卻未解決,火藥庫還未移除。
中彈民宅殘軀
薩拉熱窩隧道圖解
隧道圖解牆壁的彈孔
彈孔累累
薩拉熱窩民宅中遭炮擊痕跡
彈孔累累
薩拉熱窩美麗建築物
第一次世界大戰引發地照片1
第一次世界大戰引發地照片2
薩拉熱窩舊城區民宅
薩拉熱窩舊城區市集
蕯拉熱窩舊城區黃昏
薩拉熱窩舊城區美少女






2018年1月26日

滄海月明珠有淚(巴爾幹遊記八~克羅地亞)


遊覽黑山共和國科托爾後,旅遊巴士繼續沿亞德里亞海岸線向北走,很快進入波斯尼亞國境,不過,又很快地離開波斯尼亞,到達擬定遊程克羅地亞。 為甚麼對波斯尼亞一閃而過呢?在這裡須從克羅地亞的地理位置瞭解一下,原來克羅地亞國土佔了亞德里亞海的大部分海岸線,狹長的國土把波斯尼亞幾乎完全包圍著,只留下一個小小的出海口,否則,波斯尼亞就變成一個切切實實的內陸國家,上面說進入波斯尼亞後又很快離開,就是我們經過了那個細小的出海口,然後才正式進入克羅地亞(Croatia)
克羅地亞位置圖


自從南斯拉夫六個加盟共和國相繼獨立後,對我來說,克羅地亞是相對熟悉的,那是因為克羅地亞體育了得,特別是足球,近幾屆的世界杯它都能闖進決賽周,今年它又成功奪得莫斯科世界杯決賽周席位,到時候我們又可以看見紅白格子國旗和球衣在綠茵球場上舞動。 話說回來,克羅地亞今天的獨立來之不易,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脫離南斯拉夫時經過浴血奮戰取得的,不過,世事總令人唏噓嘆喟,克羅地亞縱使與塞爾維亞同是斯拉夫民族,同文同種,當涉及了利益分沾,兄弟也沒情講。 

919日傍晚,我到達杜邦力克羅地亞酒店,這是一家五星酒店,擁有無敵海景,在房間的陽台欣賞黃昏景緻,雖然沒有看見落日,但眼觀浩瀚無際大海,耳聽嘩啦啦浪聲,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 一宿無話,睡後醒來往餐廳進食早餐,卻遇上驚險一幕,當我們一邊進食一邊欣賞海景之際,忽然間身後嗶哩啪啦,呼喊連聲,回頭一看,看見火星從我身後天花板墜下來,白煙四處冒出,情況來得如此危急,不容我猶疑,趕忙拉著妻子跑出餐廳,以免招來無妄之災,後來才知道是電路板短路,焚燒了電線,幸好酒店方面處理及時,很快就回覆了正常,避過一場災難發生。
入城前夕在酒店欣賞海景

杜邦力(Dubrovnik) 被譽為亞德里亞海的明珠,所以我認同它是克羅地亞的驕傲。 我是在920日上午十時進入杜邦力,當時天色陰晴不定,下車後第一眼就看到紅白格子旗在城牆上掛著,令我想起克羅地亞在九十年代鬧獨立,與南斯拉軍隊開戰的往事,雖然兩國隔著一個波斯尼亞,但南軍取道黑山,以水路進攻克羅地亞,雙方就在杜邦力大戰,杜邦力被圍城超過半年,古舊城牆幾乎被戰火毀碎,七個月後南斯拉夫軍撤離,顯然,強大的南斯拉夫軍是有意放生克羅地亞,原因可能是受到國際壓力,或者是不想毀碎這顆明珠,克羅地亞也因此順利獨立,雖然如此,杜邦力古城已經傷痕累累,幸好戰後重建工作很快完成,明珠美麗如昔。 

遊覽杜邦力最精彩的環節,就是登上舊城牆,在城牆漫步一圈大概需要兩個小時,圍牆之內全是密密層層紅頂房屋,宛如紅色海洋,別看這些紅屋雜亂無章,參差錯落,不經意呈現了凌亂美。 城牆外已是美麗的亞德里亞海,這一刻晴空萬里,白雲團團飄浮,碧綠的海水在蔚藍的天空下平靜徜徉,遠方天際有一座蒼翠的孤島橫躺,眼前的藍天、白雲、綠島、蒼海、紅屋,構成了一幅色彩極為豐富的絕美圖畫,怎不教人心潮澎湃到極致?  忽然間,太陽躱進雲層,光芒盡斂,大雨隨之降臨,眼前景物變得迷糊,煙雨濛濛,別有一番情趣。 步入古城,古樸雅致的景色同樣扣人心弦,窄小街巷、石頭建築、雲石街道、皇宮教堂、零售店鋪,⋯⋯等等,都是一派抹不散的歐洲韻味,令人留連忘返。
杜邦力舊城外貌

克羅地亞國旗飄揚

雄偉的城牆

紅頂房屋遠攝

紅頂房屋近攝

萬紅叢中一點黑

寬敞的雲石街道

大街如洗

遊人如鯽

別焦急,慢慢來


與我拍照要付費唷

回程時憑高俯覽

耶蘇光再現

翌日,我們去了克羅地亞第二大城市司碧(Split),這座據稱已有一千七百年歷史的古城,在參觀羅馬帝國國王戴克里的王宮遺址時,印證了克羅地亞與羅馬的古代文明聯繫,這座皇宮是意大利境外最大的羅馬帝國建築,臨海順著山勢傾斜而建,皇城類似北京四合院,當然規模大得多,這座王宮曾幾何時遭人唾棄,當作垃圾池,今天才恢復舊日風貌,供人遊覽,今天,司碧完全依靠旅遊作為經濟支柱,昔日貿易上的輝煌經過歷史洗禮慢慢變得輕淡。  中央廣場上,行人如鰂,好像趕墟期似的,那些鐘樓、教堂、城門,無不透出濃濃古羅馬風格。 漫步之間,猛然看見兩個身穿盔甲的「羅馬兵」在交談,或許他們企立了很久,兩人都疲不能興,有一個士兵更是連連打呵欠。參觀完昔日皇城舊址步向市集,小商小販成行成市,女士買東西買個不亦樂乎,我卻買了一頂有Split
字樣的鴨舌帽,夏天防曬,冬日保暖。
司碧一瞥



戴克里宮殿繪圖



中央廣場



巍峨壯觀的教堂



黃金之門



對不起,忘記你是誰



市集一隅



注意儀態


2018年1月20日

鐵杆兄弟終散伙(巴爾幹遊記七~黑山共和國)


巴爾幹半島旅遊的第八天和第九天,行程進入風光如畫的國度,一個是克羅地亞,另一個就是今天寫的黑山共和國,兩個國家都瀕臨亞德里亞海,各自擁有美妙絕倫的海天景色,造就巴爾幹半島兩處旅遊勝地,若以景點規模來比較,黑山共和國稍遜一籌,不過,也有其可觀可述之處。 

上世紀九十年代,南斯拉夫聯邦分崩離析,六個加盟共和國中的克羅地亞、波斯尼亞、斯洛文尼亞和馬其頓先後脫離,聯邦共和國只剩下塞爾維亞和黑山,國名叫做南斯拉夫聯盟,到了2006年,鐵杆兄弟黑山也按捺不住,分家出走,成為獨立的國家,投入北約懷抱,以求庇護。 

這次巴爾幹之旅至今已有四個月,旅遊的印記全憑當日拍攝的照片方得以勾勒出來,寫這篇遊記時候,我找遍了照片檔案,卻找不到黑山共和國的留影,只有蒙特內哥羅(Montenegro),弄了半天,才知道蒙特內哥羅就是我要寫的黑山共和國,原來大中華地區只有台灣用這個直譯名稱,大陸、香港、澳門都用意譯黑山共和國。
黑山共和國(蒙特內哥羅)位置圖


旅遊巴士離開阿爾巴尼亞往北走,在國境交界處的一家餐廳停下來,我們入內進食午餐,餐後再上車很快就到達黑山共和國國境,放眼張望,無邊無際的大海悄然進入視野,內心不由得感到莫以名狀的興奮,因為,此前遊歷的各國都是內陸地方,雖然山色樹影盡是鬱鬱蔥蔥,蔚為奇觀,怎比得上萬傾晴波,空闊無邊的大海來得心馳神往。 旅遊巴士來到一處汽車渡輪碼頭時候,太陽快將下山,海邊房屋被照射得金光閃閃,光波合唱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 汽車登陸後再度出發,不消片刻已停靠在巴杜華我們下榻的飯店,此時,夕陽把天空的雲朵焚燒得一片殷紅,並且在雲層夾縫中露出萬道霞光,壯麗落霞難得一見,團友都忙不迭舉起相機拍下畫面。
滿目青山夕照明


千年古城巴杜華(Budva)
這座古城面臨亞德里亞海,面積不大,估計比香港長洲還小,據說是當年海盜的營地。 進入古城前那段道路整潔迷人,帶點熱帶風情,進入古城,城中有住宅,也有不少店鋪,全部販賣旅遊紀念品,琳琅滿目,價格卻不平宜,全城最佳觀景位置是一個臨海小廣場,面向無邊無盡的亞德里亞海,其時風和日麗,海不揚波,令人心曠神怡,煩惱全拋,不遠處一艘古意盎然的漁船停泊,點綴成一幅美麗圖畫,近岸的海水之中,有一個壯漢正在暢泳,優哉游哉,羡煞旁人。 在歐洲旅行,景點總離不開教堂,這裡有座中世紀的東正教教堂,論規模難望米蘭等教堂項背,但外觀特別,有另一番視覺享受,故而仍然吸引遊客。
巴杜華古城外貌

熱帶風情畫

窄港一隅

小型教堂

東政教堂

滄海漁船

碧波壯漢

民宅

瞭望台



意國色彩科托爾(Kotor
科托爾和巴杜華是黑山旅遊觀光的雙子星,彼此都是古城,科托爾在歷史上有抗禦外侮有光輝的一頁,兩者比較,巴杜華只有煙波浩瀚的亞德里亞海,稍嫌單調,科托爾除了擁有迷人海景,還有險峻的群山峭壁,更有巍然矗立的城牆,景緻豐富多了。科托爾與意大利隔海相望,深受意大利文化侵蝕,所以,景區極具意大利色彩,最令我驚訝的,是這裡的城牆,與我們的長城何等的相似,都是由灰色大磚塊建造,暢遊當中,我竟有點他鄉遇故知感覺,走在古樸城牆的匝道上,隱約聽見護城河潺潺水聲,遠眺無邊無際的大海,別有另一番風貌。
科托爾海灣

古城牆

護城河

科托爾教堂

在城牆上瞭望

黃昏日落

霞光萬道

西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