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2年5月29日

裸衣罵曹


裸衣罵曹

文章日期:05/29/2012 09:07 pm
古今有不少狂士,自命才高八斗,能言善辯,凡不合自己心意,動輒罵人而不怠,罵人之時齜牙咧嘴,怒眼圓睜,聲嘶力竭,指手劃腳,儼如癲狗。其惡形惡相,嚇唬小孩可以,嚇不了大人,倘若被罵之人,是惡人中之惡人,則後果堪虞,狂士如不加節制,輕則被回罵一番,重則隨時丟掉性命,那時候後悔莫及了。

若說罵人,古之禰衡(禰,粵音尼,普通話mi,字正平)堪稱罵人大師,屬於罵界殿堂級人物,可以說,禰衡的罵人技巧以及狂妄行徑,已經到了登峰造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界。可惜被他罵的人是世稱奸雄的曹操,曹操不用自己動手,稍施以小計便把此名不羈狂生收拾。他如何罵曹,《三國演義》有一章回叫「禰正平裸衣罵賊」,裡面有相當精彩的描述。



年輕的禰衡,《後漢書》說他「少有辯才」,可惜恃才傲物,常常開罪人,因而得不到眾人的喜愛。後來,孔融(讓梨的孔融,孔子的後人,同樣因為一再得罪曹操而被殺掉)上表皇帝,力陳禰衡的才幹,希望替他謀得一官半職,但沒有得到皇帝錄用。於是孔融把他推薦給曹操,說:「吾友禰衡,字正平,其才十倍於我。」曹操對此人「素有虛名、遠近所聞。」所以答應接見禰衡。



衡第一次見到曹操就把自己狂士性格表露無遺,曹操為了挫他的銳氣,故意不安排座位,禰衡感到不滿,故仰天長歎,說:「天地之大,竟然無一個能人啊!」



曹操大怒,說:「我手下數十人,全都是蓋世英雄,怎能說沒有能人?」
禰衡不屑地說:「願聞其詳。」



曹操忍著怒火,說:「荀彧(彧,粵音旭)、荀攸、郭嘉、程昱,機智過人,連蕭何和陳平都比不上;張遼、許褚、李典、樂進,勇不可當,連岑彭、馬武也不是他們的對手;呂虔、滿寵為從事;于禁、徐晃為先鋒;夏侯惇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間福將。以上這麼多人才,你怎能說沒有一個能人呢?」
禰衡聽後不住狂笑,說:「曹公你的話大錯特錯了,這些人我都略知一二,荀彧只能吊喪探病、荀攸只配看守墳墓、程昱只可看守門戶、郭嘉只懂得吟詩作賦、張遼只識敲鑼打鼓、許褚只會放牧牛羊、樂進只宜宣讀詔書、李典只可傳達書信、呂虔只會磨刀鑄劍、滿寵只懂飲飲食食、于禁只可以修屋築牆、徐晃只可以屠豬殺狗、夏侯惇只能叫完體將軍,曹子孝只能叫要錢太守。其他人全部是酒囊飯袋!」



禰衡把曹操心愛的將士謀臣貶損到一文不值,曹操的怒氣快要爆炸,但仍然強壓怒火,問:「那麼,請問閣下又有甚麼本領?」



「失禮,在下天文地理無所不精,三教九流無所不曉;有能力去做堯舜那樣的君王,也有能力去做孔子顏回那樣的賢人,我的才能豈是你班凡夫俗子可比?」禰衡狂傲地回答。



張遼暴跳如雷,想拔劍殺他,但被曹操制止,對禰衡說:「我這裡欠一個負責擊鼓的人,你有沒有興趣擔任?」曹操明顯在羞辱禰衡。



「好哇。」禰衡一口答允就走了。



第二天,曹操大宴賓客,命禰衡到來擊鼓助興。擊鼓小官提醒禰衡要穿新衣服,但禰衡不予理會,故意穿舊衣。來到大廳,曹操手下大聲責備禰衡為甚麼還不更衣,禰衡竟然當眾把自己的衣服逐件脫下,直至一絲不掛,還端立大堂之上。曹操斥責禰衡無禮,禰衡依舊發揮他的辯才,說:「我裸露父母給我的清白之軀,算甚麼無禮?欺君犯上才叫無禮。」



曹操說:「你清白,誰污濁?」



「你不分賢與愚,是為眼濁;不讀詩書,是為口濁;不聽忠言,是為耳濁;不通古今,是為身濁、不容諸侯,是為腹濁、常懷篡逆,是為心濁,我是天下名士,被你派來擊鼓娛眾,等如看輕讀書人,你這樣做,如何能成霸業?」禰衡把曹操罵到狗血淋頭,分明是茅房裡掌燈--找屎(),能怪何人?



問世間有誰能在大庭廣眾受此辱罵?曹操果然是曹操,他沒有當場發作,而是用了借刀殺人之計,他叫禰衡出使荊州,去勸服劉表投降。在荊州,禰衡依然如故,激怒劉表,劉表本想殺他,當知道這是曹操借刀殺人之計,所以又不殺了,還派他去見黃祖,禰衡一見到黃祖,又故態復萌,把黃祖開罪,黃祖是個魯莽軍人,二話不用說就把禰衡拉出斬首。



曹操知到禰衡被殺,哈哈大笑:「腐儒自以為舌槍舌劍,反而自遭其殺了。」

禰衡這個狂妄之徒,罵人專家,空有雄辯之才,凡事包拗頸,終落得如此下場,可憐復可歎。然而,當今世上,環顧週遭,禰衡的身影不少,禰衡的幽靈依然作祟。嗚呼哀哉!

2012年5月23日

最是人間留不住

最是人間留不住

文章日期:05/23/2012 09:56 pm
王國維的諸多作品之中以《人間詞話》最為重要,成就也是最高,他用三闕詞去描述人生成大事業、大學問必經過之三境界,多少年以來引起無數讚嘆,可惜,他在半百之年,就把生命自行畫上句號。他的自沉在全國範圍裡引起極大的震動,國人對他死因的議論和猜測,比起對他的學術成就更為關注,數十年來依然眾說紛紜。

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也就是距今還有幾天就滿八十五週年。這一天,國學大師乘坐人力車去到頤和園,走到昆明湖自沉,時年五十歲,生命嘠然而止,留下一封遺書給兒子,他寫道:「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五月初二父字。
孔子總結各階段人生時說:「四十而不惑」,一個飽讀聖賢書的國學大師,五十之歲,為何猶如此迷惑?難道他的人生三境界是需要以死去附註,就像鑄劍的時候要以血肉之軀投入熔爐?難道人生的最後境界就是死亡?想問:獨沉清冷水,能否滌愁腸?



大師自沉原因引起的爭論至今未有停止。綜合前人種種分析,大致分為:殉道(文化)、逼害,殉清以及患上憂鬱症四種。



殉道(文化)說似乎站不住腳。大師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為清華四大導師,是當代學術翹楚,是泰山北斗,事業到了頂峰,已然無悔無憾,還殉甚麼道?除非無敵最寂寞。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爆發,新思維席捲全國,廢除八股,提倡白話文這種新文化與大師守舊性格大相違悖,他也許想到只憑一己之功,實無力挽狂瀾於既倒,在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情況下,唯有一死殉道(文化)。


逼害一說是指與姻親兼摰友羅振玉鬧翻,羅振玉是他的至交,有提攜帶挈之恩,據說後來因金錢反目,這個說法也不大站得住腳,羅振玉在大師死後奔走治喪,顯見兩人不因兒女離婚而影響交情。

殉清此說最甚囂麈上。滿清於1912滅亡後,曾經擔任過溥義的家庭教師的大師至死不曾剪去辮子,堅持穿馬褂。臨死前夕,還向已被推翻的宣統皇帝寫奏折:


臣王國維跪奏,為報國有心,回天無力,敬陳將死之言,仰祈聖鑒事。竊臣猥以凡劣,遇蒙聖恩。經甲子奇變,不能建一謀、畫一策,以紓皇上之憂危,虛生至今,可恥可醜!......彼此之見,棄小嫌而尊大義,一德同心,以拱宸極,則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逼切上陳,伏乞聖鑒,謹奏。宣統十九年五月初三日。
大師這個孤臣孽子向廢帝發出最後奏章,其「悲壯」言詞猶如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滿清覆亡十多年,當時我國紀年已改用民國,但大師仍以宣統年號,可見清室在他心中是何等重要,一死殉清不足為奇。話說回來,也有人說大師的最後奏折是偽造,目的是以此感動溥儀去頒一道「詔書」。無論如何,大師留戀清室,應是肯定的。



患上憂鬱症,這是用當今醫學觀點去解說,我想只是一廂情願說法。沒有醫療紀錄,無從稽考,相信是愛護大師的人為了減少大師殉清的嫌疑而提出的。


大師之死,不管是甚麼原因,他的自沉是民族的損失,是國學界的損失,八十五年了,我們不應為此再嚼舌置喙,甚至喋喋不休。

大師有一首著名的詞:蝶戀花


閲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暮。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大師以上詞作當中這句:「最是人間留不住」,頗耐尋味,但願不是一語成讖?也不希望字裡行間早就埋下自沉的預兆。

2012年5月19日

也談人生三境界

也談人生三境界

文章日期:05/19/2012 12:59 pm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曼、歐諸公所不許也。」

以上是清末民初國學大師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裡面最著名的論述,他用曼殊、歐陽修和辛棄疾的三闕詞去描容人生三境界,近百年來備受文人雅士談論不休,有關的評述和文章多如恆河沙數。

 

第一境靈感來自曼殊《蝶戀花》下半闕當中三句;第二境靈感來自歐陽修《鳳棲梧》下半闕最後兩句;第三境靈感來自辛棄疾《青玉案》下半闕最後三句。 可以大膽說,大師所引之詞句全部為斷章取義,與原作詞義毫不相干,只屬一己天馬行空之作。
 
 
三闕詞全是描寫纖弱情愛之艷麗作品,第一首《蝶戀花》充滿對戀人之離愁別緒,望穿秋水之無奈;第二首《鳳棲梧》道盡懷人相思之苦,以致到了銷形蝕骨地步;第三首《青玉案》描寫經過千百度尋找,終覓得伴侶,一派心花怒放。
 

以上三闕柔情蜜意之詞作,卻被大師借喻為人生的三境界或三部曲,令人啼笑皆非,雖然與詞義大相逕庭,且流於穿鑿附會,若經過細味和深入聯想,倒感到頗為傳神。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大師用以形容人生第一境界,即為尋求探索階段。年輕時,我們在探索人生目標需要多些思考,面對茫茫前路,何去何從?其要訣往往就在一個「獨」字,獨立而靜靜地思考,有時更需要憑高而望遠,以抒胸懷。 然而,『昨夜西風凋碧樹』在此,則變得毫無意義,探索人生與西風何干?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詞一說是柳永所填,我傾向認為是歐陽修所作,誠如大師所說:「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曼、歐(陽修)諸公所不許也」,這段話可以證明大師也認同此詞是歐陽修作品。

大師借來用以形容欲成大事和大學問者,必須對鎖定之目標不悔不吝,廢寢忘餐,抱專注堅持的態度,在磨難的過程當中,即使消瘦了身體,憔悴了容顏也在所不惜。 這就是人生的第二境界。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大師誤作回頭驀見),大師暗喻人生經過了尋求探索、專注堅持兩個境界,終於到了第三境,那就是千錘百煉後,驀然驚醒頓悟,猶如茫茫人海之中找到了目標,那種驚喜直如奪得美人歸。

大師雖然斷章取義但巧妙地借喻人生的規律:尋求探索、專注堅持、驚醒頓悟。不能不佩服他對詩詞的嫻熟;對學問的精深淵博;對世事的聰明睿智。 可惜的是,哲人難逃萎頓、蒼天必妒英才,一代文學大師在學術最高峰時,竟然自沉於昆明湖,原因撲朔迷離,眾說紛紜,揮之不去。 筆者在此一問:不知大師是否以死去附註人生三境界?或者是否以死去把人生三境界增多一界?
 



附錄: 曼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歐陽修《鳯棲梧》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辛棄疾《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鳯簫聲動,玉壼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2012年5月14日

曼徹斯特的奇蹟

曼徹斯特的奇蹟

文章日期:05/14/2012 04:43 pm
 
母親節晚上有兩埸同時進行的足球比賽,一埸是曼聯對新特蘭,另一場是曼城對昆士柏流浪。這兩場足球賽之所以能夠牽動萬千熱愛英超觀眾的心,原因是關乎曼徹斯 特巿兩支足球隊伍最終由誰登上聯賽冠軍寶座。在整整兩個小時轉播中,我不曾離開過沙發,作為曼聯的球迷,我的目光卻完全聚焦在曼城對昆士柏流浪的比賽上。

 
曼徹斯特雙雄經過漫長球季的爭奪依然未分高低,要到昨天最後一輪賽事才能揭曉。出戰前爭標的形勢對曼城較為有利,它以高八球的得失球率壓倒同分的曼聯,換言之,曼城只要勝出最後一仗,就能憑較佳得失球氣走曼聯,一舉登頂。
 
晚飯後跟兒子討論這場比賽,兒子說此戰曼城必勝無疑,原因是對手是下游隊伍猶在降班漩渦中爭扎,實力與曼城相差一大截;最值得放心是曼城有主場之利,整季主場的賽事全勝,僅一場賽和,如此往績,焉能不勝?我對兒子說,「波是圓的」,世事無絕對,不到最後一分鐘,難言勝負。
 
球賽一開始,曼城就對昆士柏流浪狂攻,大部份戰事在對手腹地展開,可惜久攻不下。那邊廂,曼聯早就憑朗尼的入球,領先新特蘭,消息傳來,壓力一下子落到曼城 十一名球員身上,看台上的藍衣球迷臉上神色一片惘然,領隊文仙尼則在場邊不停奔跑指揮,目的是催迫球員盡快入球。至四十分鐘,沙巴列特終於攻入一球,奪標 的形勢頓時大好,看台上的球迷開始雀躍了,文仙尼也沒有剛才那樣躁動。下半場易邊後,曼城的攻勢仍然此起彼落,綿綿不絕,比賽中,昆士柏流浪的衛將在禁區 邊緣一再侵犯曼城前鋒被逐出場,在我眾敵寡的情況下,曼城全取兩分而奪英超錦標,已是輕而易舉之事。


但我看到這種形勢後一點也不樂觀,反而暗暗擔心曼城會否陰溝裡翻船。言猶在耳,昆士柏流浪兩名前鋒先後建功,不但把比賽記錄改寫為二比一領先,還把曼城高唱 入雲的奪標呼聲變得黯然。此時看台上的曼城球迷鴉雀無聲,有的還在掩面垂淚,藍色的彩帶不再飄揚,文仙尼的臉繃得再緊不過了。時到如今,曼城球員比賽的對 手不只是昆士柏流浪球員,最大的對手是時間。
 
如果要找一個形容詞去形容這一刻,我毫不猶豫去選用「時不我與」,因為法定的九十分鐘比賽時間到了,球證給予補回傷換時間只有五分鐘。那邊廂,曼聯與新特蘭 的比賽也進入補時階段,但所有的現實條件都對曼聯極為有利,人人都認為聯賽獎杯已由曼城的手中搶過來了,費格遜一貫冷漠的臉孔悄然露出了笑容,此際,曼聯 的班主將帥、球迷擁躉全部樂在天堂之中。除非出現奇蹟,曼城是不可能在五分鐘內連入兩球,再從曼聯手中奪回獎杯。


已故球評家林尚義的名句:「波是圓的」,這句話在餘下的五分鐘賽事中得到充分印證,迪斯高在補時一開始就替曼城追平二比二,重燃曼城奪冠希望之火,在完場的 一刻,馬勒當拿女婿阿古路做了英雄,在門前勁射破網,一箭定江山,三比二反超昆士柏流浪,不但把曼城從地獄挽救出來,更把曼聯從天堂重新打進地獄。當完場 哨聲一響,曼城圓了四十多年頂級聯賽冠軍之夢,球迷全湧到球場的中央,把綠色草地變成藍色海洋,香檳酒如雨灑。此日,曼徹斯特雙雄在自己的城巿分別創造了 人間的奇蹟,演繹了天堂與地獄的輪迴,注釋了峰迴路轉的深邃含義。
 
祝賀你,榮獲二十年來第五支奪得英超冠軍的隊伍-----曼城(Manchester City)

2012年5月7日

武聖關羽之剛愎自用

武聖關羽之剛愎自用


文章日期:05/07/2012 11:33 am

關公立馬橫刀雄姿,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版權,即刪。


我在構思寫關羽故事的時候,其實心中頗有猶豫,至於應如何落筆更是煞費躊躇,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何止千萬,大家對關羽的故事早已了然在胸,耳熟能詳,我的文章,只是把《三國演義》有關的情節用自己的話語寫出來,充其量叫做綴述或者叫做翻譯(從文言文譯為白話文) ,實在何必多此一舉呢?其忠勇義氣又何須我塗脂抹粉?
 
經過一番思量,主要考慮到我的文章或者能夠讓讀過原著的網友重溫故事,又或者能夠引起未讀過原著的網友的興趣,所以我決定寫了,而且一開始就預告了武聖關羽的內容包含「蓋世武功」、「義薄雲天」和「剛愎自用」三部分,前兩部分寫得輕鬆,因為熟讀了《三國演義》,只需把和關羽相關的內容用講故事形式寫出來,沒有半點難度。
 
現在要寫第三部分「剛愎自用」了,心中著實忐忑不安,原因要寫聖人的缺點,特別要寫他的錯失,倘若描寫過了頭恐怕有損聖人形象,違背了國人主流概念;若只作浮光掠影般的敘述,得過且過,又似乎意猶未足。要知道,千百年來關羽從馬弓手逐步被推上了神壇,成為了與孔子相提並論的聖人,這個造神過程,歷代帝王將相、才子文豪付出多少心血?其中,《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居功至偉。我在思索之間想就此放棄,來個不了了之。後來想深一層,責怪自己好糊塗,既然開宗明 義,並且預告了天下,就不應失信於愛護我的網友,於是硬著頭皮寫下去。我想即使批評一下又如何,正所謂聖人都有錯,各位網友:對嗎?


關羽驕傲自大除了是天生性格之外,還有是後天的嬌縱,最大的始作俑者就是曹操。從溫酒斬華雄開始,曹操就對關羽另眼相看,愛護有加。關公投降的時候,曹操不但沒視之以俘虜,「反而待之甚厚,封侯賜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又送美女,使侍關公」,又「取異錦作戰袍一領相贈」,還將赤兔馬「遂並鞍轡送與關公」, 這樣還不夠,剛歸降就封為偏將軍,其後,關羽斬了顏良和文醜,更被封為漢壽亭侯。如此恩待,如此奉承,不慣壞關羽才怪。後來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種種功績使得關羽日益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其實,回想一下,如果曹操不是求賢若渴,一心想延攬關羽為己用,關羽能過得五關嗎?


三顧草盧,孔明為了考驗劉備誠意,故意一再怠慢,關羽極為不悅,埋怨劉備「其禮太過矣」,到了劉備拜孔明為軍師,關羽更是忿忿不平,認為打仗端賴武將,文人管何用?況且,孔明的年紀少於各人,懷疑沒有真才實學,所以常在劉備面前囉嗦。當夏侯惇來襲的時候,關張都不欲迎戰,孔明唯有向劉備要求授予劍印,分派任務時大聲叱喝:「劍印在此,違令者斬!」關張兩人才肯服從。孔明初出茅廬就取得首仗大勝,劉備盛讚孔明「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經此一役,始令關羽稍服。


劉備自稱漢中王,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上將,劉備派司馬費詩捧著誥命去荊州通知關羽,關羽不喜反怒,充份表現了自我獨大,目中無人的性情,請看《三國演義》的一段描述:『關羽問曰:「漢中王封我何爵?」詩曰:「五虎大將之首。」雲長問:「那五虎將?」詩曰:「關、張、趙、馬、黃是也。」關羽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並,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遂不肯受印。』原來在關羽心中,黃忠人老不中用,何況當年又是自己手下敗將,還釋放過他(義釋黃升),認為黃忠不夠資格,所以不肯接受印綬。經過司馬費詩苦苦相勸,始勉強接受。


在此之前,劉備招安了馬超,並拜馬超為平西將軍,關羽知道後忿忿不平,竟然寫信給劉備,說要入川和馬超比武,劉備恐怕事情弄砸,忙叫諸葛亮回信給關羽,安撫說:「孟起(注:馬超)雖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羣也。」關羽看後才捋髯大笑。
 
 
以上兩節,足以證明關羽目中無人的驕傲性格,性格上的缺陷造成了日後悲劇下場。


赤壁之戰期間,孫權為了自身的利益曾經把妹子嫁與劉備(賠了夫人又折兵故事),現在又重施故技,想親上加親,讓自己的兒子迎娶關羽的女兒。他派諸葛謹去說親,大家猜關羽反應怎樣?他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諸葛謹慌忙抱頭鼠竄回報孫權,孫權大駡無禮,埋下了吳蜀決裂及日後不饒關羽的禍根。


大意失荊州是關羽一生最大的失誤,是他逞強好勝,剛愎自用的最具體表現,白白葬送蜀國基業。其原因是他違背了孔明隆中對所訂立的聯吳抗魏國策,上述辱駡孫權 兒子足令孫權心存芥蒂,至於當日關羽單刀赴會,面斥江東諸臣為鼠輩,而使東吳上下義憤填膺。試想,被稱為英雄的孫權,能吞得下這兩口鳥氣?另一方面,關羽 性格素來只善待士卒而嚴苛於官員,荊州守將糜芳和傅士仁平時飽受關羽的訓示,早已懷恨在心,當呂蒙來攻,即刻出城投降。麥城一役,江東鼠輩概念深印腦海的 關羽,犯了輕敵之錯,結果慘遭滑鐵盧,全軍覆沒,被名不經傳的馬忠擒獲,孫權新仇舊恨湧上心頭,二話不說就叫呂蒙斬殺了關羽。


不過有一點要補充一下,《三國演義》講述麥城一役導致關羽之死還有一個人要負責,他就是劉備的螟蛉子(養子)劉封,關羽被困於麥城,廖化突圍去向劉封求救, 劉封竟然不顧叔侄之義,只想起當日劉備在立嗣的時候,關羽因為劉封是螟蛉子而勸劉備冊立劉禪為太子,劉封懷恨在心而拒絕施援。劉封後來被劉備處死。


《三國演義》把關羽的缺點一一遮掩,經過千年造神運動,一個剛愎自用、目中無人武夫走上了神壇,成為武聖;成為中華民族膜拜的偶像;成為三教共尊、百世同仰的 哲人。然而,這位超凡入聖人物,有誰知道原來也有性格缺憾的一面,或者人們早已知道,卻不肯面對自己的偶像存有污點的現實,這完全是駝鳥心態。

 

2012年5月2日

武聖關羽之義薄雲天

武聖關羽之義薄雲天


文章日期:05/02/2012 12:43 pm

關羽一生殺敵不計其數,青龍刀下亡魂是否都是該殺之人,大有商榷餘地,惟戰場上各為其主,刀劍無眼,則是不爭事實,況且關羽早已矢志以有用之身獻給劉備,匡 扶漢室,他對劉備表現了無限忠誠、至死不渝的義氣;他對敵人曹操展示了知恩圖報、捨己救人的胸襟,均得到後人擊節讚賞。故事如何,請聽道來。


身在曹營心在漢
話說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之際,劉備巧借聞雷掩飾內心的恐懼,翌日藉詞出走,脫離曹操的魔爪,劉備一路顛簸,輾轉投靠袁紹,曹操仍然窮追猛打,攻入劉備暫以 棲身的小沛,直搗下邳,當時關羽正在下邳駐紮及負責保護劉備一家大小,激戰中關羽被重重圍困在一個小山丘上,不久有消息傳來,曹操已經攻入下邳,關羽非常 擔心甘、糜兩嫂子的安危,幾次衝下山都被亂箭射回,如是者直到拂曉。

正當關羽筋疲力盡頹然坐在大石上歇息的時候,曹操派一向和關羽頗有交情的張遼上山勸降,張遼正想說明來意,關羽就大聲責罵:「不用說了,今天我雖然身陷絕境,早就視死如歸,你快些走,不要妨礙我下山迎戰!」張遼聽了,譏笑關羽只憑忠義,自顧捨身成仁,卻不知犯了三樁罪,關羽問是哪三樁罪?張遼說:「一違背了與劉、張結義時許下的生死與共盟誓;二使兩名嫂子無所依靠,辜負了劉備的咐托;三枉讀經史,不思匡扶漢室,只逞匹夫之勇。」

關羽聽了張遼之言內心有點爭扎,便問張遼有什麼高見,張遼乘機勸關羽投降曹操,指出投降既可保存甘、糜兩夫人性命、又沒有違背當年盟約,留著有用之身,一但有劉備音信便可以即刻去投靠。關羽經過一番腦交戰,終向張遼提出三項條件,要曹操應允才願卸甲:
一、他是向漢室投降,而非投降予曹操;
二、朝庭原來發給劉備的俸祿,要全數照發與兩位嫂子;所有人不得騷擾她們;
、日後一有劉備消息,他無論如何都會離去。
關羽強調以上三項條件缺一不可,而且還附帶一項前提,就是要先得到兩位嫂子同意才能夠作實。
 

張遼據此回報曹操,曹操思考了一會,基於對關羽愛才欲渴,所以答允了全部要求。曹操見到了關羽後,非常高興,不但奏呈漢獻帝冊封關羽為偏將軍,此外又送金又送銀,更把赤兔馬轉贈,總之極盡懷柔安撫之能事。
 
 
關羽的投降本應是人生的污點,但世人鑒於他對劉備的忠肝義膽,不但沒有批評,反而當作功績去歌頌。故事的後來,發展到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前一篇已講過,此處不贅述。


關羽義釋華容道
赤壁大戰爆發,諸葛亮借東風助周瑜火燒連環船,曹軍一敗塗地,曹操在張遼的掩護下倉皇逃命,途中先後遇到東吳伏兵和趙子龍,但都僥倖逃脫,當來到一處三叉路 口,一條是平坦大路,一條是坎坷的華容小路,曹操知道諸葛亮足智多謀,斷定大路必有埋伏,所以偏偏走華容路。豈料大雨過後,泥濘處處,馬蹄陷入泥氹,軍隊 無法前行,但曹操不理將士死活下令踏著倒在泥淖中的士兵身上而過。正當眾人疲憊不堪的時候,曹操忽然仰天大笑,將士問他笑甚麼?曹操笑答:「人人都說諸葛 亮神機妙算,原來只是泛泛之輩,如果這時候有一枝伏兵,我曹操一定束手就擒。」話音才落,關羽騎著赤兔馬,提著青龍刀,截住了路口。下筆至此,我又想起兒 時童謠:「孔明借東風,一借就成功;關公截路口,曹操冇訂走。」
 
 
曹操自知無力反抗,於是行前向勒馬橫刀的關羽問好,希望顧念昔日恩情,網開一面,關羽認為自己雖然曾經得到曹操厚恩,但已為他斬殺了顏良和文醜,也解了白馬 之困,算已償還了人情債。曹操再問關羽是否還記得五關斬六將之事,關羽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想起當年曹操對他諸般恩惠,以及盡斬六將的往事,又見到眼前魏 軍人人恐慌垂淚,不禁動了舊情,明知自己向諸葛亮立了軍令狀,一旦私放曹操,必受軍法處死,但仍毅然放走了曹操。


全國立祠供奉,承傳千秋忠勇義氣
關羽對劉備一家和曹操施以忠貞和義氣,千百年來深受國人的尊敬,在歌功頌德之餘,還四處立祠供奉,我手頭沒有統計資料,只知全國各地「武聖廟」、「文武 廟」、「協天宮」不計其數。香港也起碼超過三十處,每座廟宇都有一副對聯歌頌關羽的忠肝義膽,我在網上尋找到十座廟宇的對聯,鈔錄下來,藉此向關公致敬:
 

忠昭日月  氣壯乾坤
精忠貫日  義氣參天
威名震華夏  大義本春秋
精忠昭日月  義勇壯山河
浩氣存天地  英風貫古今
志在春秋功在漢  忠同日月義同天
河北英雄皆喪膽  江南豪傑盡寒心
名垂千古英雄氣  忠昭日月義雲天
萬古勳名垂竹帛  千秋義勇壯山河
氣塞天地配天地  志在春秋享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