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駒在門。同舟相隨五載半,激流蕩;相濡相忘,銘感五內。」「寵辱無驚,去留無意,也無風雨也無晴。」以上是某君當年的大作,這段文字,詩不是詩,文不是文,似通非通, KM 望文生義,不求甚解,胡作惴測,皆為博君一粲。
事緣當年某君提前解約,不知是他主動解約,還是遭僱主解約,按照商業慣例,提前解約,主動一方要作出賠償,這是「先撩者賤」原則,在當日而言,合約只剩餘數月,眨眼睛就完結,某君作為一名打工仔,為兩餐,斷無主動解約之理,況且賠償以外隨時失去完成合約獎勵金,故有理由相信,他是被解僱的。
無論如何,某君這樣離去,透過以上文字,可知其五內諸味雜陳。
驪,粵音離,意思是黑色,驪駒,黑色的馬;
驪,涉一句成語:「驪黃牝牡」,意思是黑色黃色的雌雄馬,引伸形容單憑外表很難知道其本質。 那年頭,黑是一個行動,黃是一種立場,為何要把自己說是驪駒?頗令人費解。 其實,黑馬是一匹不被看好卻能意外獲勝的馬匹,記得當年他被委以重任,完全是一個冷門結果!
「驪駒」不同於「驪歌」,「驪歌」是臨別吟唱之歌,未知某君是否混淆了?
同舟五載半。 獅子山下歌詞說:「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與誰同舟共濟?駒在舟上,失去奔馳本能,看到他的表現,倒令人有點同情。
相濡。 明顯是「相濡以沫」的簡語,五倫之中只有夫婦這一倫關係可以用這句形容詞,其他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皆不適用,某君用這來形容他和同路人關係,實有點兒核突,況且,在當日疫情高漲下,別說相濡,大眾見到飛沫猶恐躲避不及。
全文兩次提到「五」,果然對「五」情有獨鍾,那年頭,「五」是不祥之數,正常人一定不說不寫更加不會提。
寵辱無驚,去留無意,引自《菜根譚》:「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噢!好一句去留無意,原來乃無根之人,平日輕鬆自在,視世情世事都只是雲捲雲舒而已,難怪治下之處亂象叢生!
也無風雨也無晴。 東坡先生的人生,有誰不知有誰不懂,他才是頑強鬥士、堅毅化身,縱然 「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依然功業於黃州惠州儋州,試問君又如何?別高攀東坡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