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8年12月22日

漫談十一月冬至





農曆十一月有一個節氣,它就是冬至,又叫做冬節,它通常出現在公曆1221日或22日,極少情況下會出現在1223日,冬至是甚麼概念?冬至字面上是冬天到了的意思,其實不然,它真正的意思是冬天的極致,因為事實上,冬天早在一個半月前的立冬開始了,整個冬季要經過三個月時間到了大寒後才結束,冬至剛好走了一半路程,在立冬和立春之間,先後經歷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冬至剛好在這五個節氣的中間。 我們把立冬和立春畫一條向上半月形曲線,冬至剛好在曲線的中間,冬季就是從這裡慢慢地走向春季,俗話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身處北半球,冬至是全年日照時間最短黑夜最長,原因是太陽在這天直射南回歸線,冬至過後,太陽才慢慢直射北半球,使得北半球的日照時間越來越長,造成易經用語:「冬至一陽生」,而這個日照越來越長的狀況,維持至明年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夏至結束。 人類依賴太陽而生,少一點的陽光、少一點溫暖也感到非常難受,迎來了冬至,就等於迎來了更多的陽光和恢復生機,面對如此重要的節日,我們就不難理解為甚麼有「冬大過年」之說。 

冬至後,結束漫漫長夜,開啟悠悠長日,換言之,陽氣又恢復滋長,農曆把有十一月稱為子月,其理由是十二地支是以子為首。 易經說,十一月陽氣開始重新滋生,其卦象是一條陽爻從底部顯露出來,形成了著名的復卦,它象徵週而復始和恢復;隨後的十二月丑月是臨卦;來年正月寅月是泰卦,「三陽啟泰」之語出自此處;二月卯月是大壯卦;三月辰月是夬卦(音);四月巳月是乾卦,乾為天,代表至高無上、至陽至剛;乾卦之後,五月午月是姤卦(音垢),象徵陰氣反撲;六月未月,是遯卦(音遁),七月申月是否卦(音鄙),八月酉月是觀卦;九月戍月是剝卦;十月亥月是坤卦,到了這時候,已是至陰至柔的世界,這個卦之後,再一次回到十一月的復卦,周而復始,十二個月之中,陰陽二氣此消彼長,形成易經的十二消息卦,消是消減,息是生息。 

雖然冬至是冬天的極致,但不等於天氣是寒冷的極致,在我國的北方,冬至是推算寒冷天氣的標誌杆,聰明的先賢懂得由這天開始數九寒天,他們以每九天為一個寒天期,一九至九九當中,三九和四九天氣最為寒冷,所謂「三九嚴寒何所懼」就是指這種天氣,其實,五九之後,天氣越來越溫暖,到了九九已是仲春季節,名曲「九九艷陽天」就是描述這種天氣的。 

祝各位冬至快樂,團團圓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