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2年3月25日

前倨後恭

《史記.蘇秦列傳》中,司馬遷的文章衍生了兩個成語,一名曰:「前倨後恭」;另一名曰:「懸樑刺股」。

戰國時期,鬼谷子有一個門生名叫蘇秦,他雖然出身寒微,卻素有大志,常希望憑自己一張嘴去遊說諸侯。他初次出遊的國家是秦國,只可惜秦國因為剛剛處死了商鞅,全國還瀰漫一片痛恨說客的氣氛,所以秦國國君根本不聽他的治國方略。蘇秦由於不被秦王起用只好四處閒遊,一年後,窮困潦倒走投無路的蘇秦回到家中,家中父母、兄嫂都瞧不起他,他的大嫂還狠狠責罵他:「周人之俗,治產業,力工商,逐什二以為務。今子釋本事而事口舌,困,不亦宜手!」(語解:周朝人民的生活風俗,都是從事農業生產,或者是致力工商買賣,為求賺取十分之二的利潤。如今你不務正業,卻去幹口舌之事,活該有今天的窮困,你知道這是很不應該嗎?)


蘇秦聽了這番說話,非常慚愧,也感到受辱。於是閉門苦讀詩書,讀到睏倦欲睡的時候,就拿起錐子猛扎自己的大腿,以至血流到腳下,藉此保持頭腦清醒。這就是「引錐刺股」和後來另一個「懸樑刺股」成語故事的來源。


一 年後,蘇秦東山復出,他首先去到燕國,向燕王推銷自己的「合縱」策略,他說服了燕王深信六國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抵抗強大的秦國,最後燕王還封了蘇秦為相國。 其後蘇秦遊說趙、韓、魏、楚、齊,都得到各國君主的贊同,而且都封他為相國。至此,蘇秦的「合縱」策略取得空前成功,六國的封相更使自己登上人生事業的最高點。


蘇秦攜著六國的鈐印衣錦還鄉,還未到家門,家人早就在村口相迎,那個曾經用鄙夷的目光和惡劣態度對他的大嫂匍匐地上,連正眼也不敢仰視蘇秦,擺出一派尊敬謙恭的態度。請看司馬遷如何記載這個經典場面:「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後恭也?』」。


蘇秦不客氣地訓斥了勢利的嫂子,表面上似乎有失禮儀,但有誰理解他從前所受的屈辱和創傷是何等的巨大?偉大的司馬遷用蘇秦的故事鑄造了「前倨後恭」這個不朽 的成語,為後世對一些勢利小人的醜陋面孔打造了很好的形容詞。環顧當今世上確實有不少前倨後恭的小人。唐太宗說過:「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鑒,可 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歷史故事能留存千古,自然有它一份深刻的借鑒意義和感悟,而且恆久常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