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華清宮楊貴妃塑像 |
最近,有男子吐槽西安華清宫内的楊貴妃雕像,袒胸露乳,非常不雅,他說:「畢竟也是歷史名人,感覺有點不應該」。 九十年代我曾去過此地,不過印象已經模糊,想找出照片印證,卻因留存的菲林照片早已入庫,無法尋回,不過,要觀看這雕塑乃輕而易舉,一按電腦,玉照已然呈現。 細看照片,貴妃上半身雖然裸露,下半身重要部位仍有衣袂遮掩,沒有不雅感覺,說實話,我還嫌貴妃不夠豐腴,體現不到「環肥」之態,也稍欠「羞花」之美。 此雕塑立像三十年,向未受異議,此君留言顯然為了博流量,蹭熱度,最有趣者,乃園方竟然一本正經解釋,且細說來源,若我是園方搭理你才怪!此君去了歐洲,文藝復興藝術品幾乎件件都是裸體,而且不分男女,問他怎說?
「漢皇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長生殿下譜長恨歌,帝妃愛情流傳千古,有誰不知?有誰不嘆息?然而,紅顏禍水、美人誤國,一向是男人窩囊的藉詞,不論正史野史皆口誅筆伐,重男輕女,夫復何言?
「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攜楊貴妃出走,至馬嵬坡,唐軍嘩變,「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施毒手是高力士。有關楊貴妃下落,還有一種說法是逃逸隱居農村,也有說是遠赴日本落戶重嫁,這種說法在日本甚囂塵上,因為日本有楊玉環之墓,八十年代著名演員山口百惠自稱是楊貴妃後人,還來西安尋根祭祖。
大概在1100年後的1936年12月,同一地方,也就是華清宮,發生一件中國近代史的大事情:「西安事變」,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兵諫,派東北軍到華清宮捉拿蔣介石,目的是逼使蔣介石放棄先安內後攘外政策,聯合全國力量一致抗日,蔣介石倉皇逃走,在華清宮不遠地方的一個亭子被捉到,這個亭子後來叫 「捉蔣亭」。 「西安事變」其時,蔣介石正在華清宮商討向共產黨的紅軍發動第六次圍剿,事變發生後,周恩來明言共產黨沒有參與兵諫,而且積極進行調停營救, 「西安事變」結果是蔣介石以領袖人格保證:停止內戰,集中全國力量一致抗日。
「西安事變」是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日戰爭的轉捩點,其後,共產黨的軍隊被收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國共軍隊在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分別迎擊日寇,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於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同一地方,經歷兩次事變,縱然千年一遇,都足以影響中國歷史。
詞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