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法小常識(1)
寫了上篇冬至一陽生及十二消息卦後,有不少朋友問我中國曆法是怎樣的,筆者在此簡單闡述一下,算作為回覆,並期以拋磚引玉。
中國曆法的性質
我們聽人常說:今天是陰曆初一,習俗上要食齋。食齋是個人的選擇,沒有規律和限制。但是,說成陰曆的初幾,那就錯了。曆法之中若果依照月亮運行規律而訂立的,稱為「陰曆」;若果依據太陽運行規律而訂立的,叫做「陽曆」。我國的曆法兩者皆有,所以應該稱為「陰陽曆」。中國以農立國,二十四氣節就是根據地球環繞太陽的規律訂出,並用作農業耕作的指導,所以,中國的曆法叫做「農曆」是完全正確和更加合適。從歷史角度來說,我國現行的曆法,沿用夏朝的曆法至今,幾千年來只有少許改動過,縱然經歷數十次更朝換代,也無人敢改,也不懂得改,所以,我國的曆法又稱為「夏曆」。
農曆的「回歸年」和「朔望月」
上面說過,中國曆法是「陰陽曆」,其中最重要的證據就是「回歸年」和「朔望月」的設立。「回歸年」就是地球環繞太陽一周所需時間,例如:冬至那天是一年當中日照時間最短一天,到了明年,如果又出現一次日照時間最短的一天,這天就是冬至,冬至日的回歸,地球大約行了365日5小時48分。「朔望月」是月亮環繞地球一周所需時間,大概是29日12小時44分。月球運行時間,是我們的祖先從兩次新月或者兩次滿月相隔的週期計出來的。朔是新月,望是滿月,最小最尖的新月,祖先稱之為初一,最大最圓的滿月,稱之為十五。
閏餘成歲
《千字文》有一句:「閏餘成歲,呂律調陽,……。」就寫出了曆法的積閏。原來,「回歸年」的長度是365日5小時48分,曆法上只取用365天作為一年,分為十二個月,平年之中,1、3、5、7、8、10、12月有31天,除了2月有28天之外,其餘月份有30天。剩餘的5小時48分怎樣處理呢?曆法專家把它積累4年(5小時48分×4),大約多出一天,就加在2月上,使之有29天,這就是「閏年」。怎樣知道「閏年」出現在哪年呢?答案很簡單,只要把年份去除以4,能整除就是了,例如:2012÷4=503,所以今年2月有29天。但是,若果年份尾數是00,那就要能被400整除才有「閏年」,例如:1700年雖然可以被4除,但不能被400整除,因此沒有「閏年」。
「朔望月」週期為29日12小時44分,大約29.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全年十二個「朔望月」共只有354.4日,比「回歸年」少十日有多。我們聰明的祖先就把少的日子積累起來成為「閏月」,從數學上計算,十九年當中,要有七次「閏月」,才能追上「回歸年」的長度,即平均兩年多一些就要積閏一次。今年壬辰年閏了一個月,在四月,下次「閏月」是在兩年後的2014年,閏九月。各位請注意:閏九月,很少出現,百多二百年才出現一次,請拭目以待。閏十一月、閏十二月和閏正月,史上從未出現過。
下篇再續,順此祝賀各位網友新年進步,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