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25年9月3日

銅雀恩仇綠(5) 悲憤成詩 風雪救夫

網絡照片,如有侵權通知即删

建安十三年寒冬臘月,鄴城大雪紛飛,銅雀台飛檐翹角鋪滿了厚厚積雪。自小寒開始,蔡琰已在暖閣默寫了多篇父親文章,計:《述行賦》、《青衣賦》、《獨斷》、《釋誨》、《敍樂》、《女訓》、《勸學》⋯⋯等等,全都交給了曹操。

 

殘冬將盡,新春快臨,此際蔡琰心潮起伏不定,她沿雙橋冒雪走上箭樓,箭樓是銅雀台最高建築物,站在這裡,整個鄴城一覧無遺,看到眼前白雪皚皚,她的心頓時與飛雪融為一體,冰冷到了極致。 如果說,十二年前左賢王擄走她是豪奪,那麼,十二年後曹操贖回她就是巧取了,兩者沒有本質的分別,男人都是色中強盜!

 

思憶的錄像機能重播人生片段,由近至遠: 塞上別兒、胡笳十八、火網焚家、父死牢獄、董卓弄權、詩琴之路、幼承庭訓⋯⋯ 當然少不了曹操以《鄭風》三挑才女,前塵往事,一一呈現眼前。

 

驀然,蔡琰靈感閃動,文思泉湧,一首人生篇章成竹在胸,她抖抖白狼裘上的積雪,急步走回暖閣,提筆寫出了傳誦後世經典:《悲憤詩》。 《悲憤詩》是五言古詩,共一百零八句,屬於敘事詩,是我國第一首自傳體裁詩歌,是蔡琰肺腑之言,真實感強烈,是中國文學的一朶奇葩,全詩可分為三部份:

 

它先寫東漢末世動亂,董卓弄權: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

 

再寫大漠生涯、骨肉分離: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

 

最後寫歸漢心情、託命新人:

「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勖勵⋯⋯。」

 

在她還未跳出創作時衍生的悲憤情緒時候,侍琴入報,曹丞相來了,蔡琰滿腹狐疑,父親的文稿該整理都整理好,該默寫也默寫完了,曹操又來幹什麼?記得幾天前他離開時說要返丞相府處理一些公務,新春過後才能回來銅雀台。

 

曹操手捧一個錦盒,大步流星直入暖閣,口中大呼大嚷:「文姬,好事喜事喲!」

 

「丞相此話怎解?」蔡琰一邊迎接一邊問道。

 

「我昨在朝廷上稟告漢帝,文姬你默寫蔡邕文章,嘔心瀝血,應表彰你修建大漢典籍,當封夫人,聖上准奏。」曹操眉飛色舞,接著說:「我又啟奏皇帝,說董祀冒險深入胡地迎接文姬歸漢,揚我大漢聲威,半年來又與你朝夕相處,保護伊人有功,奏請皇帝將你婚配董祀,擇日返回陳留成親,聖上亦已准奏,兩道聖旨不日便到銅雀台。」

 

人生變幻如此急促,有誰預料到?蔡琰呆若木雞,腦海一片空白。

 

曹操打開錦盒,𥚃面放著的一件紫色灰鼠皮錦袍、一件紅色黃狼皮棉襖,以及一雙貂鼠毛製護腕,全取出來交給蔡琰,說:「成婚之日你穿這套新衣好了,皮毛護腕能遮蓋腕上的狼形刺青,你是皓命夫人,身上總不能有胡人的印記!」

 

事到如今,聖意已決,已無轉圜餘地,蔡琰只得接受命運的安排。

 

陳留蔡邕舊宅,再次張燈結彩,鑼鼓喧天,今天誰都知道,這是都尉大人與誥命夫人大婚日子,皇帝賜的婚,丞相主的禮,就是這麼備受矚目。 然而,本該是喜氣洋洋的洞房花燭夜,董祀竟然有點猶豫,無論如何也不去揭開新娘蓋頭,俗語說,「女大三,抱金磚」,如今董祀足足抱了四個金磚,雖然蔡琰是鼎鼎大名的才女,又是他敬重的大師姐,但想到她有二婚前史,怎樣也高興不起來。

 

蔡琰隔著蓋頭說:「夫君,我倆奉旨完婚,今日又拜了堂,夫妻名份已定,夫君毋庸胡思亂想,文姬對燈發誓,今後相夫教子,克盡婦道,絕對珍惜我的最後歸宿,如違此誓,必遭天譴!」蔡琰又附耳俏聲道:「丞相的手段大家都知道,他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人,今後我們夫妻一條命,或許,日後妾能保你周全!」

 

婚後董蔡相敬如賓有餘,如膠似漆不足,他們的婚姻生活只能說平淡如水。 正當還是新婚燕爾,蜜月期未屆之時,董祀竟然犯了死罪,罪名是「暗通外敵」,被判立決。 蔡琰得知後,冒著大風雪,赤足直奔丞相府,此時曹操正在宴請群臣,蔡琰也不顧許多,見到曹操就跪下說:「丞相救我夫君!」

 

曹操幾時看過披頭散髮的蔡琰,呆了一下,明知故問;「文姬,此話緣何說起?」

 

「丞相,董祀所犯何罪?」蔡琰反問。

 

「董祀暗通外敵,由廷尉接報查辦,如今證據確鑿。」

 

「丞相,您是指董祀出塞接回文姬之事嗎?這是您親自指派他啊!難道您是主謀?再者,這個外敵是否指我呀?如果是,請丞相把我一併治罪,我夫妻二人願同赴一死!」

 

曹操暗自吃驚,想不到蔡琰能言善辯,豪氣蓋天,連忙說:「非也!非也!」

 

「既然並非涉文姬歸漢,我夫干犯之罪就無從說起,萬望丞相放人!」

 

「處決公文已下,劊子手已在途中,如何救得人?」曹操感到有點為難。

 

「丞相府中猛將如雲,馬廐良駒千匹,一將一馬,持丞相手喻,須臾之間便可抵達刑場,何懼回天乏術?」

 

原來曹操早就聽到董祀存有心結,對蔡琰未予接受,所以故意做場大龍鳳,藉此敲打董祀,促使夫妻早享魚水之歡,想不到一向多疑的曹操,還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當場派將火速前去救人。

 

董祀大難不死,經此一役,無意為官,辭去屯田都尉之職,與蔡琰搬離陳留舊宅,隱居於蔡邕藍田別苑,董祀深感蔡琰救命之恩,愛妻之志堅定不移,從此夫妻相濡以沫,過著神仙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