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之中當然以經史子集為重點,那是乘載中國哲學、歷史、倫理、道德的平台,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 歷史的車輪滾動到明清兩代,小説的盛行成為中國文學的另一個特徵,《紅樓夢》正正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天才的曹雪芹把《紅樓夢》的創作推向至高境界,而且無與倫比,我大膽地說,這部小說震古爍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在中國,戲曲、電影、電視、舞台劇的不停傳播,在耳濡目染之下,幾乎無人不知紅樓夢,人人都認識寶哥哥和林妹妹,他倆的愛情故事是如此地深入民間。 但是,若問國人當中有幾多讀過《紅樓夢》?最普遍的答案可能是「沒有」,或者是「讀過一部分,不過沒讀完。」 我想,真正讀完甚至是讀了幾遍的人的確不是太多,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還未能在《紅樓夢》裡找到樂趣,而且,在閱讀上欠缺了一點耐性和方法。以我為例,開始讀《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的時候覺得很有趣,也比較吸引,因為曹雪芹用神話故事作了開頭,但是看到二三四回卻感到此較沉悶,我第一二次的閱讀就是到此戞然而止,沒有耐性讀下去,索性把小說束之高閣。 後來,我偶然看到了一些關於的評論,知道《紅樓夢》是一部偉大傑作,是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的自傳式小說,同時,那些寫評論的作者特別喜歡引述小說中的情節去支持自己的觀點,的而且確,被引述的情節往往是非常有趣的,為了找尋找原著的神髓,於是我再次翻開小說,這一次我下了決心,非讀完不可。
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句說話用來形容閱讀《紅樓夢》是非常貼切的,前幾回的確有點「難」,這個「難」就是比較沉悶,但是,你只要勇敢踏出第一步,給點耐心,堅持下去,情況會有所不同。 當進入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仙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這時候好戲來了,趣味性也由此大增,閱讀的道路豁然開朗,越走越順暢,小說的情節有如路旁的樹木枝繁葉茂,鳥語花香,令你目不暇接,讀至某些情節,更加彷彿涼風吹拂,使人心曠神怡,繼續讀下去,你或許已經代入了小說中的角色,早就把自己當成了賈寶玉或者是林黛玉,達到了忘我境界。
我的經驗,第一次讀《紅樓夢》可以泛泛而讀,浮光掠影,當作一般古典文學去讀,無需深入研究,不過,閱讀之前最好瞭解《紅樓夢》的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人脈關係,現時我們閱讀的版本,一般都附有四大家族人物總譜,這個圖譜對閱讀《紅樓夢》幫助很大。 第二次閱讀是一個穩固期,是補回第一次泛泛而讀時遺漏遺忘的章節。 第三四次是發展期,這時候不妨參考一些「紅學」專著,這些專家大約分成「批註」、「索隱」和「考證」三方面,透過這些參考書籍的閱讀,我們會有所啟示,得益巨大,閱讀的興趣進一步提高。 到了第五次閱讀,那就駕輕就熟了,這才算真正讀過了《紅樓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