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25年3月31日

千里來龍,結穴於此


 

從東區進入中環金融中心,有一條非常繁忙的道路,本來是大道東的一部分,大概在六十年代吧,當局把它裁剪為一條短小精悍的道路,它就是金鐘道。 從大道東、莊士敦道、軒尼詩道、夏愨道,甚至經告士打道過海而來的車輛,連同叮叮噹噹搖搖晃晃的電車,都匯合在金鐘向前推進,與此同時,從花園道下來的車輛也呼嘯趕來助陣,組成一股鐵甲洪流,直奔香港核心區。 但是,這種嚇人聲勢,卻在一座莊嚴古樸的建築物前嘠然而止,此物猶如中流砥柱,勇敢地阻擋著奔騰而來的車輛,堅定地勒令它們分流:容許電車及小部分有許可證的車輛右轉進入德輔道中,如果沒有許可證,交通警早在街口等著你,牛肉乾是吃定的;大部分車輛可以直接駛進大道中,前往西區甚至更遠的南區,這個嚴守關隘的建築物,就是名聞遐邇的一級歷史建築中國銀行大廈。

 

開埠以來,中環一向是香港的活動中心,戰後慢慢發展成為銀行中心乃至亞洲金融中心,如此重要的地方自然成為商家必爭之地, 遠在北京的中國銀行,有見及此,決定南下建立分行。 1947年,任命鄭鐵如先生為分行經理,鄭先生目光獨到,以打破紀錄的港幣375萬元,投得原址是香港大會堂一部份的土地,然後用3年時間在這幅土地上興建了當年全港最高的建築物:中國銀行大廈,大廈的選址,套用一句風水術語:「千里來龍,結穴於此」。 自此,港中行騎上香港龍脈,金融業務蒸蒸日上。

 

中國銀行大廈佔地1400平方米,樓高17層,建築揉合中西風格,時代感極強,即使放在今天,一點也不落伍,結構以白色花崗岩為主,配以棗紅色鐵窗,莊嚴肅穆,面向德輔道中有一對中式石獅拱衛門戶,中設古銅色旋轉門,走進大堂,四條大理石柱分置東南西北四方,氣派恢宏。 小時候家住灣仔,常常走路上中環,路過中國銀行大廈總喜歡偷偷走進去抱抱大柱,涼凉冷氣,然後走去萬宜大廈「玩」自動電梯。 

 

中國銀行大廈地址是德輔道中2A,屬於雙數號,我不知道有沒有2B,旁邊匯豐銀行總行,門牌是大道中1號,對面單數號1號不知是甚麼大廈?可能是遮打花園,也可能根本沒有,與中國銀行大廈相望的終審法院,門牌是昃臣道8號。 可以說,這一段德輔道中門牌頗為混亂,無論如何,中國銀行大廈在該區是排頭兵則毫無疑問。

 

我認識一位中資老前輩,五十年代他已經在那裡打工,他說中國銀行大廈初期不單止是銀行業務場所,還有中資保險公司、駐港商貿公司和船務公司,還有一家外國駐港機構。 由於中國銀行太重要了,即使在五月風暴時,港英搜查中資機構,惟不敢進入中國銀行大廈。

 

六七十年代的國慶節,中國銀行大廈必搭建大型彩樓,彩樓高達到四五層,晚上燈光璀璨,亮如白晝,我跟隨哥哥姐姐去看燈飾,坐在那時候叫做木球會草地上,四周都是人,氣氛非常熱鬧,愛國情緒高漲,那情景,也算是香港人其中一個集體回憶吧!

 

我上一篇博文《只緣身在最高層》,網友和平兄在留言中提及中國銀行大廈的「中國會」,這個設置會籍制度的高級會所,我有緣去過,有午飯也有晚宴,全都是摱車邊叨陪末座。 據說,這個會所是在中銀大廈落成後騰出了員工飯堂而由鄧永鏘先生承租經營的,不經不覺已有三十多年歷史,會所佈置極為中國風,古董名畫滿目皆是,餐牌水牌都很有特色,食物精緻美味不在話下,最令人無法遺忘,是一股濃濃的懷舊氛圍。 有一次我在主人家慫恿下,在那𥚃光顧一次擦鞋,付了人生一次最昂貴的擦鞋費,擦完後皮鞋亮錚錚,非常愜意,真是不試不知道,原來最佳的鞋蠟竟然是水,清水的水,奧妙是在那塊擦鞋布。

2025年3月26日

只緣身在最高層


三月十八日,郵政署發行了十六枚通用郵票,主題是香港近代建築,當中面額$1.0 的圖案是中銀大廈,作為集郵愛好者,我馬上想起1989105日郵政署發行「為香港未來建設」的紀念郵票,當中面值$1.4 的圖案也是中銀大廈,從未來建設變成現實中極具特色的重要建築物,中銀大廈度過了三十六個春秋,三個蛇年生肖,時光荏苒,歲月無聲,但它見證幾許政經風雲,無數人事更替。

 

早兩個月,我受邀到中銀大廈赴宴,上次到此地已是十五年前了,如今舊地重遊,大廈風采依然,宴會開始前,我站在七十樓頂層,極目楚天舒,雲白山青;俯瞰維港,千帆競發,此際,一抹紅霞塗在遠處的青馬大橋上空,我知道太陽快要下山,再過片刻,日暮交接下的維港,在燈光掩映下,風景更加優美動人。

 

思索中,我回憶起很多年前有幸見到中銀大廈的設計師貝聿銘先生和合作的建築師龔先生,聽他們講述中銀大廈的故事,那才是人生的樂事。 原來貝則師與中國銀行結有不解之緣,其父貝祖貽曾擔任過中國銀行總經理,後來我聽說,貝則師的兒子不但繼承了他的衣鉢,早幾年還主持翻新舊中國銀行大廈(徳輔道中),祖孫仨同為中國銀行獻策出力,實為一時佳話。

 

貝則師說,中銀大廈在19854月破土, 19905月正式開幕,只短短五年時間,一座高368米,70層的摩天大樓拔地而起,在當時,它不但稱雄亞太,還躋身全球高廈第五位,中銀大廈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而驚世駭俗,稜柱般的外形,晴日裡,陽光從不同角度照射到外牆,出現不同的色彩,極為絢麗奪目。

 

貝則師對自己的作品非常自豪,他說大廈基座採用大塊花崗岩承托,突顯古風,中層玻璃幕牆,大量採用三角形設計,象徵竹子節節攀升,最高處有兩支避雷針,宛如兩支長矛怒刺蒼穹。 由於得著於三角形力學設計,建築費只用了一半的預算。

 

2003年,香港發生史無前例的非典肺炎,經濟奄奄一息,疫情過後,政府為了振興旅遊,邀請維港兩岸名廈參加一項恆常性的燈光滙演,名為「幻彩詠香江」,中銀大廈受到邀請,義不容辭就答應了,正當大家為燈光設計大傷腦筋的時候,一通長途電話就解決了問題,遠在美國的貝則師又一次發揮他的聰明才智,原來他早就有所「埋伏」,他說大廈幕牆之間有縱橫交錯的縫隙,本是用作疏導雨水,現正好作為敷設燈管,他決定棄用彩色斑斕的霓虹燈,採用純白的二極管,當時還不流行LED,而且造價非常高昂。 這個純白而簡約設計,效果鮮明突出,黑夜中,甚至在濃霧中,白光依然耀眼奪目,在電腦程式操作下,光束千變萬化,令人目不暇給,駐足長看。旁邊的龔則師驕傲地說,這項燈飾一共奪得五項環評大獎。

 

中銀大廈以其獨特的設計飲譽國際的同時,也引來一些風水方面的流言蜚語,無非是說大廈像一把把的利刀,劈向四面八方,貝則師說全都是無稽之談,他設計時完全沒有考慮風水元素。 

 

你不講風水,風水找上你。 中銀大廈名義上位於花園道1號,眾所皆知,花園道是一條大斜路,任何時候汽車都是風馳電掣而過,容不得行人站立片刻,這方位絕不可能開闢大門,東面紅棉路,情況和花園道一模一樣,北面金鐘道有一條偌大天橋橫垣,頗煞風景,只有南面才有一片開闊平地,聰明的設計師因地制宜,在南邊也設計一度門,方便進出,大門仍開在朝北的金鐘道上,保持坐南朝北的王者格局。 此外,從太平山爐峰有一條雨水渠流經中銀大廈出海,流水終年不止,建築師沒有刻意回避,反而善為利用,試想,有這麼一條永不枯竭的大水喉射著,中銀事業焉能不興旺發達?

  

2025年3月19日

新光戲院記


 

乙巳仲春,二月初四,西紀三月三日新光終業。 黯然神傷,哀歌臺之熄燈;愴然淚下,嘆舞榭之落幕。 吾嘗賦詩聯詞感懷臺之坍塌,仍意猶未足,復以文記之,增其懷舊,再抒胸臆。

 

壬子之年,於今五十有三年矣!寶馬山下,維港之濱,車軌之旁,有樓聳然,名曰新光戲院,此臺地處北角,西連天后,東通鰂魚涌,乃粵閩人士聚居之處,喜其民風純樸,敬其愛鄉忠國。 新光之隆起,曲戲留情,光影存聲,成央府化民之堂,為百姓娛樂之館,新光衰頹,萬千悲歡,皆凝宮商徵羽;半百風雨,盡染虎度氍毹。吾曾多往此臺,觀戲賞曲,不亦樂乎,前塵舊事,迄茲猶新,今戲院終章,不禁唏噓感慨也!

 

昔時逢週日假期,華燈初上,「新光」霓虹光百里,萬頭攢動旌旗懸,其時,銀幕上有喜兒舞雪,瓊花參軍,慶嫂智鬥、子榮剿匪;或有優伶粉墨登場,此中名角有「昭君出塞」紅線女、「貴妃醉酒」梅葆久、「鍾馗捉鬼」裴艷玲、「辭郎洲」之姚旋秋,齊吐金玉之聲,共振環珮之音。香港八和老倌,拂水袖以翻浪花,唱梆黃以遏行雲。 斯樓也,誠為家國情懷之會所,曲藝傳承之殿堂。

 

千禧年後,紅氈褪色,曲藝趨微,檀板欲停,古調殘聲,縱關漢卿復生難描《六月飛雪》,唐滌生在世難現《劍合釵圓》,新馬仔還陽難唱《臥薪嘗膽》。 嗟乎!戲樓易手,新主商賈輕義重利,旨謀重建以獲利,非弘曲藝以留名,及後契約風波疊起,十二年大師苦經營,四十齣雜劇樂戲迷,不致南國紅豆香火中斷。 

 

好景不常,乙巳鐘磬方敲,契斷破鏡難圓,交易覆水難收,新光大限已至,熄燈如箭之弦,落幕如板之釘。 終章之日,臺上優伶,抖擻精神顯功架;臺下戲迷,強忍亂心觀世情,斯時斯刻,聖詩微聞,十字隱現,嗟乎:李益裴禹成史詩,工尺何士譜福音。

 

吾觀新光之變,宛如人生大戲,昔日銀幕唱紅歌,今夕舞台唱聖詩,此為時移勢易,滄海桑田也,無人能扶大廈之將傾! 曹雪芹《好了歌〉曰:「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2025年3月14日

熄燈落幕


 

新曲未央,紅船猶載優伶淚;

光麈方渡,聖殿已聞羔子聲。

註:紅船:粵劇。 羔子:羔羊,基督徒。

 

新出陳推,南國紅豆演戲寶;

光前啟後,萬世巨星傳福音。

註:南國紅豆:粵劇。 萬世巨星:耶穌。

 

新愁罩虎度,何尺猶在樑間繞;

光霽臨聖堂,詩歌已從壁上生。

註:虎度:粵劇舞台台口。 何尺:粵曲譜子。

 

新聲止處,三十七部時代戲終於契約;

光幕垂時,百千萬名信教徒唱起聖詩。

註:李大師創作和改編了三十七部粵劇劇本。

 

 

詩《七律·訴淚氍毹》

藝海時移化主田 ,梆黃幻變福音傳。

宗師訴淚氍毹畔,老倌吞聲虎度邊。

十二星霜編戲軌,半百歲月寄歌弦。

衣箱猶靠門楣側,聖教已將道理宣。

註:主田:天主之田。氍毹:舞台地氈。十二星霜:李大師接手經營新光十二年。半百歲月:新光成立五十三年。

 

詞《蝶戀花·劇終幕落》

幾度風霜花辭樹,幕落燈暝,契斷沒能續。水榭亭台傷心處,哀鴻一片應無數。

小調梆黃弦下哭,百轉千迴,終作霓裳舞。最是八和留不住,殘妝未卸和誰訴?

註:幾度風霜:大師幾次洽續租約。 契斷:洽租破裂。

2025年3月1日

粵語時局打油詩

網絡照片,如有侵權,通知即删。

UR

做人走狗最冇興,

搖尾乞憐眼定定。

喪了主權又辱國,

賠了夫人更折兵。

土地隨時被割盡,

膏腴指日便售罄。

早知今日悔不已,

聰明笨伯後世評。

 

RU

同根同源俄與烏,

東正立教斯拉夫。

曾經聯盟臨天下,

未幾崩析分主副。

弟忤兄意忌妒恨,

強欺弱隣冇晒符。

混戰三年無一事,

至今不知誰勝負。

 

EU

煽風點火你最醒,

北溪油管藏隱情。

曲高和寡英倫笛,

音大聲稀法國笙。

戰事迷心難入夢,

噪聲亂意鬧出兵。

遍地盲流日耳曼,

干卿何事曲逢迎?

 

USvsUR

人生本來就如此,

反轉豬肚就係屎。

侵佔降調為衝突,

堅果瞬間變林柿。

千億軍援成債務,

十代償還無盡時。

逃兵統帥集一身,

孬種英雄怎定義?

擺櫈凋成癡呆漢,

司機慘被千夫指。

最悲那個歐羅巴,

如今甚麼都不是。

眼眉剃到光禿禿,

談判桌上無座椅。

晾在一邊乏人問,

打面打到成胖子。

主僕反目相互毆,

轟出橢形白屋子。

威風掃地顏盡失,

奇恥大辱入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