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華埠張燈結綵,氣氛熱烈。
西敏寺大教堂側影
溫莎堡皇宮豎起英女王旗幟
人生第一次踏足歐洲,我的旅途由意大利羅馬開始,終結於英國倫敦。 一路走去,先後憑弔了古羅馬帝國軍威和文藝復興的輝煌;欣賞了瑞士湖光山色;瀏覽了萊茵河兩岸童話般風景;走過了風車國度的低窪阡陌;漫步了名聞中外的香榭麗舍大道,最後感受了倫敦準備習近平到訪的熾熱高溫。
一般來說,寫遊記都是從首途依次而寫,鑒於習近平克下猶在英國訪問,為恭其盛,助其興,特把遊記從尾寫起,因此,我把這次歐遊命名為《逆記》。
時序秋季,但是,自從飛機降落羅馬之後,一直感受到歐洲的寒冷天氣,最冷是清早和傍晚時分,氣溫徘徊在3-9度之間,即使穿一件羽絨外衣加上一件夾棉風褸,仍止不住渾身顫抖,嚴寒天氣直至到了倫敦才得以改善。
這天,倫敦早上的天空依舊一片灰暗,難怪有人說,陽光是倫敦人民一年當中所渴求,然而,這種標準的天色,正正是倫敦的特點。 我站在泰晤士河岸邊遠望倫敦眼和倫敦塔橋,那景緻非常壯麗迷人,但好像似曾相識,宛如老朋友見面一樣,這大抵是這些地標性建築被媒體報導多了,耳濡目染之下,腦海早就印下了影像。 我收斂遠眺的目光把視線低垂,眼底下的泰晤士河,澄江靜如練,風平浪靜,「太唔似河」!有見及此,我不禁暗叫一聲:早晨,倫敦!你好!
開車跨越滑鐵盧橋時候,我想起了慧雲李,想起了羅拔泰來,想起了他們魂斷藍橋的浪漫故事。 漫步中,一座宏偉無匹的哥德式建築躍入眼簾,它就是聞名遐邇的西敏寺大教堂,頓時我想起查爾斯和戴安娜童話般的婚禮。 來到國會大廈,我腦海浮現國會議員的唇槍舌劍。 經過白金漢宮對外的廣場,只見數十面巨大的中英兩國旗迎風招展,我彷彿見到皇宮裡面邁入耄耋高齡的伊麗莎白女王二世,更加聯想起兩天後她將盡地主之誼,高規格招待來訪的中國國家主席,開啟中英兩國關係史的「黃金十年」。
遊倫敦怎能不去唐人街?此時此刻,倫敦華埠張燈結綵,喜氣洋洋,中英兩國國旗相間懸掛著,正面的牌樓上方一塊橫額,上面用中英文字寫著「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字樣,氣氛之熱烈宛如過年。 我興奮地向香港社交群組發出信息:「倫敦準備好了、白金漢宮準備好了、華埠準備好了,中英兩國國旗掛起來了,都是為了迎接習近平即將到訪。」
45鎊的代價,換來三句鐘溫莎堡皇宮的遊覽,我的評語是值得的。 站在城堡外抬頭看見一面旗幟飄揚在圓塔上,那是英女王的旗幟,顯示了此刻英女王正在城堡之中,原來,每逢星期六、日,女王都會離開白金漢宮回到溫莎堡,這天正是星期六,我面對著旗幟拍下照片,暗自說:「嗨,女王你好!」。
溫莎堡皇宮,英國溫莎皇朝的象徵和驕傲,是當今世界最古老最龐大的有人居住城堡。 遊人通過裡面的文物、油畫、展品,可以體味一千多年來英國歷史,裡面最多是維多利亞女皇時期的文物和畫像,充分反映了當年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輝煌。 不過,我特別留意和最感興趣是一襲拿破崙的斗篷,當年威靈頓在滑鐵盧戰役中活捉拿破崙,拿破崙的紅色斗篷成為戰利品,威靈頓一舉成名,英名不但載入史冊,其人雖然並非皇室成員,畫像和事跡仍得永志皇室檔案。 最後,我走進一間金碧輝煌的宴會廳,呈長方形,錄音告訴遊人這是英女王設國宴的地方,我在猜想,兩天後女王會不會就在這裡款待習近平?結果我的猜想是錯的,回到香港在電視屏幕上,看到女皇這次設國宴是在白金漢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