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2年6月16日

孔融之死

孔融之死

文章日期:06/16/2012 12:50 am

上一篇博文「裸衣罵曹」貼出之後,想不到竟然起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引來不少網友留言,眾人都批評禰衡恃才傲物,狂妄自大,被殺乃自取其咎,有一些網友還把禰衡的言行投射到社會上的人和事,看來大家對當今某些人只有偏激瞎搞而無合理內涵的言行不敢苟同。

禰衡胡言亂語,嘩眾取寵,宛如跳梁小丑,在曹操來說簡直不屑一顧,也費事自己動手。禰衡之死,是典型以言入罪,雖然死得不明不白,在當時的社會卻沒有引起太多的議論,反正大家都認為他是咎由自取的。
孔融和禰衡兩人惺惺相惜,經常互戴高帽,一個稱對方為「再世孔子」,一個稱對方為「翻生顏回」,總之,在曹操眼裡,兩人都是一丘之貉,都是必殺之人,但兩人之死很不同。
《三國演義》對孔融著墨不多,記憶中只有「劉皇叔北海救孔融」這個章回有提及。說起神童孔融,誰人不識?他是孔子二十世孫,而更為人所認知的,他是「孔融讓梨」的主角,四歲的時候不但懂得尊長,而且深諳儒家的忠恕孝弟道理。
有一年,他去拜訪一名姓李的大官,門人不肯引見,他對門人說:「我和李大人是世交。」姓李的大官感到出奇,便破例接見,問孔融與他是甚麼世交,孔融回答說:「我是孔子後代,你是老子後代,當年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過周禮,所以我們是世交。」孔融的聰穎,旁人卻不以為然,嘲笑他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反唇相譏,說嘲笑他的那些人一定是小時了了。孔融的聰慧和一貫的趾高氣揚性格,最後招致殺身之禍,應了他的世交老子所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雖然和曹操是一朝之臣,兩人的政見卻截然不同,他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行徑極為不滿,而且經常上書彈劾。有一次曹操打敗了敵人,想把敵人的妻子送給曹丕做老婆,孔融看不過眼,寫信給曹操,說當年周武王滅了商紂,把妲己賜給周公,曹操因為孔融是有學識的人,就相信了此事,後來兩人見面的時候曹操再問孔融此事出於何經何典,孔融才說是憑空臆測,想當然而已,曹操氣得想立刻殺死孔融。最令曹操憤恨的是孔融破壞了禁酒令。在三國鼎立時期,為了儲備糧食,曹操下令節食和禁酒,孔融身為朝庭命官,不但不予支持,反而大唱反調,譏諷曹操深知歷代之亡國不少因為女人而起,為何不去禁女人,甚至家中養了成群妻妾。聽到這些難堪的說話,曹操恨不得將孔融殺之而後快。

後來,曹操終於找到了殺孔融的藉口,就是有人誣告孔融謀反。謀反當然是死罪,曹操收到報告後,立斬無赦。但是,孔融是孔子後人,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孔子被捧到一個至高無上的位置,曹操要殺聖賢的後人,非有一條充分理由不可,否則難塞悠悠眾口,於是曹操頒下了具有文學價值的《宣示孔融罪狀令》:

「太中大夫孔融既伏其罪矣,然世人多釆其虛名,少於核實,見融浮艷,好作變異,眩其誑詐,不復察其亂俗也。此際人說平原彌衡受傳融論,以為父母與人無親,譬著瓦器,寄盛其中,又言若遭飢饉,而父不肖,甯贍活餘人。融違天反道,敗倫亂理,雖肆市朝,猶恨其晚。更以此事列上,宣示諸軍將校屬,皆使聞見。」

曹操在這項罪狀令中,把孔融罵到狗血淋頭,最好笑是孔融以孝道出名,但罪狀竟然是不孝,可見曹操殺人理由不拘一格,照曹操所言,孔融不但該殺,而且猶恨其晚也。
孔融之死是否咎由自取,或者冤假枉屈,則見仁見智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