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鵑
|
蕉鵑
|
名字能被一同冠名於人風花鳥,甚麼名字?杜鵑是也。昔日香港有一位演員,今天內地也有一位演員,她們都取名杜鵑;曾經大駕光臨香港,九號風球高懸,這風姐名叫杜鵑;夏季來臨,漫山開遍,紅粉繞林的映山紅,也叫杜鵑;春末夏初,夜半哀鳴之聲裂人肺腑的鳥兒又叫杜鵑。
四物同一取名,少之又少。
千百年來,杜鵑深受文人雅士同情、歌頌,尤其是它怪異叫聲,如哭啼一般,令人浮想聯翩,文藝創作因此油然而生。 當中,李商隱和黃遵憲的兩首詩頗具代表性。
「錦瑟 」唐代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贈梁任父 」清代 黃遵憲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略註:「錦瑟」第四句,指春秋戰國時期,蜀國望帝把帝位禪讓給臣子,後來,他發覺新帝並不愛國愛民,後悔莫及,故拼命索回帝位,死後還變成杜鵑,用哭叫之聲企圖喚回帝位,最後吐血而死,這就是「杜鵑啼血」的典故。
「贈梁任父」的梁任父,就是鼎鼎大名的梁啟超,這首詩具無限愛國情懷,杜鵑再次成為憂國憂民的象徵,第三四句常被溫家寶借用,以表示他的愛國心。
杜鵑又叫布穀鳥,春夏之間叫聲陣陣,勸人快點播種和下地務農,宋代曾幾寫下一首詩,描畫了布穀勸農景象。
「道中遇雨」宋代 曾幾
客子祈晴意未公,林間布穀勸春農。
雨師若有分風手,留取車輪一道通。
除了布穀外,杜鵑還有一名字:杜宇,杜宇就是望帝的名字,粵曲「禪院鐘聲」當中一句曲詞:「仿似杜宇哀聲泣血夜半鳴」,就是描述杜鵑的。
杜鵑另一個別名叫做子規,宋代王令對子規啼血有直接而且深刻的描述:
「春怨 」宋代 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簷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文學作品對杜鵑的描畫都很正面,但是,事實永遠是殘酷酷的,杜鵑其實是卑劣之禽,「鳩佔鵲巢」的元兇正是它。 它把自己的蛋下到其他雀鳥的巢穴中,再把其中一隻偷走,使雀蛋數目相同而蒙騙母雀,杜鵑蛋一向早於其他蛋孵出幼鳥,這時候,初生的幼鳥,兇殘地把其他未孵化的蛋逐一推出鳥巢,以致全部跌下摔死,這樣一來,它就獨佔鵲巢了。
不知道為甚麼,這種叫聲難聽,專在三更半夜擾人清夢,罪惡深重的禽鳥,不管它叫做杜鵑、或者叫做布穀、杜宇、子規……,總被騷人墨客加以歌頌,實在是千年一錯!
文人多大話嘛....
回覆刪除文人多大話,自古而然後。
刪除文人多大話,自古而然。
回覆刪除人之初,是否都是性本善 ?
回覆刪除見識到上面這鳥之雛,竟然性本惡 !
人海浮沉,都是存在著這種權鬥傾軋的暗湧。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
基因決定一切,何況非我族類。
刪除幸得KM先生的分享,才知道原來布穀、杜宇、子規都是杜鵑的名字,
刪除而且是那麼的兇殘可惡 !
或者,這是它們求存的本能,難分對錯。
刪除也為雛鳥的機靈感概 !何況人是萬物之靈。善與惡,只差一線。
刪除原來杜鵑是天生卑劣之禽,但名字却好聽,真係掩人耳目!
回覆刪除所以我說是千年一錯。
刪除好彩人類未去到咁.
回覆刪除人性尚未泯滅,底線仍能保住。
刪除人性尚未泯滅,底線仍能保住。
回覆刪除看了上面的片子後很討厭此種鳥。是自私、殘忍集於一身的代表。
回覆刪除可能這是它求生本能,只是千年以來我們對它的歌頌有點冤枉。
刪除實在是千年一錯。
回覆刪除杜鵑, 咁文雅的名字, 郤是那樣無自私殘忍,睇片子睇到我起雞皮, 出世不久也能做出咁動作, 這叫天生殘忍! 不過近排夜晚都听到好大聲, 唔知是不是它?
事實就係咁殘酷,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我睇呢條片都感到寒心。我諗呢隻半夜㖒叫就係佢,有一年我住東區山坡,夏天一到,每晚都聽到叫聲,有一次忍不住起身去搵,見到佢響樹林飛出來。
刪除自然界都是適者生存,汰弱留強。
回覆刪除求生求存,本無可厚非,手段似乎毒辣一點。
刪除就是呢!白鴿、杜鵑本性都不好,不知為何都讓人替牠們說盡好話!真是千古論賢多有錯!
回覆刪除我也不太喜歡白鴿,口銜橄欖枝,但到處給人眼色,老是嘀咕,還撒滿地糞。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