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3年8月9日

風雨如磐暗故園

風雨如磐暗故園

文章日期:08/09/2013 05:06 pm


「飛燕」幾乎對香港不留任何印記,即一掠而去。廣東人說:「不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風暴身輕如燕,有甚麼能耐?楚腰漸細的趙飛燕,其身段輕巧可以在掌中跳舞,試問能有幾多份量? 「飛燕」相信是由大中華區所命名,這比起「孫悟空」、「哪吒」,氣勢差遠了。 撇開名稱不講,有幾場風雨的情境至今是未能忘懷。

其中一個是KM 孩提時代的「溫黛」,那時家住深水埗一幢唐樓,嚴格說是一幢戰前的舊樓。 「溫黛」來得很快,日間,天文台播音員不斷用低沉而凝重的聲調報告風暴消息,每次聽過之後總感到膽顫心驚,晚上,狂飈已降臨香江大地。記憶中,風力最猛烈的時候好像是在拂曉時分,一陣強風過後,户外乒乓連聲,鋅鐵皮被揭開和玻璃窗爆碎的聲音此起彼落,猛然間,「隆」一響巨響,不知是樹木的倒塌,還是整塊門窗被卷走?才不久,救護車的警號即呼嘯而來,大約過了一句鐘,風力似乎稍為收斂,我以為風暴已過,心才稍寬,不旋踵,一股強風對著我家窗戶吹來,呼一聲,一扇窗應聲飛脫,跌到街上外支離破碎。 雨水乘風瓢潑而至,房間立時濕了一大片,母親和姐姐連忙取來一塊木板,用背脊頂著企圖阻止大風從窗戶的大洞進入,年少的我也學著用手撐著,但內心反而感到興奮有趣。 一家三口用木板頂風擋雨不知多少時間,到了風力真的減弱的時候,我回頭看看室內,房間已變成了澤國,開學用的書包泡在水中,新買的書本全都浸濕了,母親眉頭緊鎖,擔心又要花錢,正是屋漏兼逢連夜雨啊!

第二天中午,「溫黛」蹂躪了香港一整夜,才心滿意足離開,當風暴還未完全離去,少不更事的我,就央求姐姐瞞著母親跑到街看「風」景。 走到街上,我發現兩旁的攤檔都不見了,街道從未如此寬敞和乾淨,這是名符其實的大街如洗,最令我開懷大悅的是玩具隨水漂浮,大批鄰家孩子早就在搶奪,我發現一把水槍卡在去水渠邊,正想拾起來,卻被姐姐阻止了,此時母親也尋找而至,二話不說,一手拉著姐姐一手拉著我們冒雨回家,回家路上,我還不住回頭看著那還未被發現的水槍,內心極為懊喪。

後來長大了,懂得看報紙,從舊聞中才了解到當年這場風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吹襲香港最強的台風,死了一百多人,最重的災區不是深水埗,而是新界東部,把當年還不是新市鎮的沙田重創至滿目瘡痍;另外,有千多艘船艇沉沒、摧毀木屋不計其數。

爾後,每當風暴來臨的日子,我必然想起「溫黛」,想起發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這段「集體回憶」,也必然向孩子訴說我童年的往事,


註:標題出自魯迅寫給他朋友許壽裳的詩:「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闇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闇同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