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灣仔舊郵政局,古色古香 |
灣仔有三條主要幹道,最長的一條是近山的皇后大道,它從黃泥涌道開始,延伸到堅尼地城海傍,經過灣仔一段叫做皇后大道東:第二長是近海的軒尼詩道,始於大佛口而終於維多利亞公園;第三條最短的是夾在這兩條大路之間的莊士敦道。莊士敦道不長,為灣仔區單獨佔有,估計不超過一千公尺,它從大佛口與軒尼詩道開始並行,惟至菲林明道即嘎然而止,這短短一公里之路,濃縮見證了灣仔的興衰更替,生於斯,長於斯,對這個小區有難以忘懷的記憶,故借本篇發思古之幽情 ,憶前塵之往事。
紅前藍後廟居中
六七十年代至今,從中環進入舊稱下環的灣仔,第一座建築物映入眼簾,是矗立在莊士敦道、分域街和軒尼詩道三街之間的一座教堂,這「紅磚屋」特別奪目耀眼,它就是著名的「中華循道公會香港堂」,被三街圍繞,儼如孤島獨樓,既莊嚴又神聖不可侵犯,兒時經過,每懷敬畏之心,收斂頑童行徑,這教堂亦中亦西,最高層竟然有中式角樓和飛簷,九十年代重建後,新不如舊,十足一座酒店。 莊士敦道大有大厦往右穿過灣仔道,那裡有一排「藍屋」,是戰前的舊樓,後來為了保育,被市政一個不留神把外牆刷上藍色,「藍屋」由是大名遠播。 從這裡沿大道東往回走,大約在中段位置,左邊一座古樸廟宇建於通衢大道之上,藏於密集民居之中,百年漁民古廟「洪聖古廟」經歷滄海桑田,見證香港由漁村變成都會的整個過程,記得當年古廟前很多包著頭的印度人乘涼聊天,華人反而少見,今天路過此地,廟宇依舊,門前舊景不再。
|
紅磚屋:中華循道公會香港堂〈舊樓〉 |
|
中華循道公會香港堂〈新樓〉 |
|
石水渠街藍屋 |
|
大道東洪聖古廟 |
高級酒家遜三龍
「英京酒家」是灣仔最高級酒家,位於莊士敦道末段之處,是達官貴人、豪門望族飲宴之所,我短暫住過對面的美華大樓,即「英記茶莊」樓上,由於居所靠臨莊士敦道且稍高於英京酒家,每晚能目睹夜夜笙歌,觥籌交錯場面。 若論接地氣,不及 「灣仔三龍」,那就是「龍門酒樓」、「龍圖酒樓」、「龍團酒樓」,它們都是本區著名粵式茶樓,尤其是「龍門酒樓」是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兒時跟隨大人去飲茶,特別喜歡撫弄樓梯兩旁的雕刻,對於它的古風古意因為年少關係而不懂得欣賞,坐低必然「飲杯茶,吔個包」,那時候一個大包已經撐滿了整個胃納,我們常笑這是大人的攻心計,龍門酒樓對面柯布連道的龍團酒樓和接近天樂里的龍圖酒樓同是謝氏的家族生意,後兩間我不常去。
|
英京酒家夜景,旁為東方戲院 |
|
灣仔三龍之首龍門大酒樓 |
|
英京酒家對面美華大廈60樓齢 |
戲院球場星影動
灣仔有很多戲院,記憶之中有麗都、東城、大舞台、東方、國泰、國民、新都、南洋
⋯⋯,可惜全部都結業了。東城鬧鬼,路過都怕,怎敢去看電影;大舞台是合和中心前身,是上學必經之路,故常走入大堂觀看畫片,有一次集體逃學,為了看「仙樂飄飄處處聞」首映,卻被班主住遞個正著;去國泰看長鳳新電影,竟然播放兒童不宜預告片,家人忙掩我眼睛也來不及;南洋專放映國產電影,樣板戲電影也看了不少。 要甄選灣仔地標,我投修頓球場一票,晚飯後,經常來到這裡免費看足球比賽,原來這裡是球員的少林寺,是盛產球星的溫床,成名的球星都在這裡透過小型足球練成優秀腳法,那時候,霍英東的身影幾乎每星期可見,退休後的「南華三條煙」姚卓然、何祥友、莫振華偶然也可以見到,鍾楚維、胡國雄、劉榮業更是此地常客。
|
修頓球場對面和昌大押舊貌 |
|
和昌大押新顏 |
神女生涯原是夢
六十年代美國發動越戰,戰事期間一批批美軍來香港「休假」,實際到來尋歡作樂,駱克道和謝斐道酒吧林立,美兵從分域街碼頭上岸,直撲隣近酒吧,飲酒生事,醜態百出,我家雖然不近酒吧,但有女同學住在該處,有時課餘活動後,特別是晚上,我們幾個住灣仔的男同學,總義不容辭護送她回家,途中目睹這些軍人放浪形骸,飛噙大咬之狀,可嘆復可悲,有誰知道他們重返戰場能否有命回家?在他們來說,要快樂時且快樂。 吧女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她們坐在門口姿態撩人,未必出於自願,醉生夢死生涯或許莫可奈何,一覺醒來猶如春夢一場,幸好,這一頁已經翻過了,酒吧已經不復存在,至少減少了許多許多。
|
著名酒吧Pussycat |
我非灣仔居民, 不過在港島土生土長又愛 [八通街] 的我 對灣仔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此文的每張舊圖片都喚醒我的回憶 ! 多謝分享。
回覆刪除你的標題 [悅滿莊士敦] , 使我記起近地鐵站那兒有間 [悦滿素食] 。
你在香港居住了這麼久,是地道老香港,這裡的一磚一瓦、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你都瞭如指掌,當疫情過去,一定要回香港走走,尋找往事蹤影啊!
刪除香港是吾家, 我當然盼望傳染病毒及早消失, 奈何我已足八十了, 今朝縱然頭腦清醒兼行動自如, 卻難保健康狀況會突然變差 ! 不過可以在網上分享你們的訊息 我已萬分高興。
刪除我曾寫過一首詩,描述長者,曰:
刪除誰說七十古來稀?
縱然八秩滿場飛。
邁向九十何所懼,
長命百歲不為奇!
從博客見大姐呢度去嗰度去,身體健壯得很,高興時可以隨時回家啊!
看完這網誌等於上了一堂歷史課 :)
回覆刪除Philip,太過譽了,只是懷舊思憶,不是歷史課,多謝你來觀看才是。
刪除KM先生, 你好 ❗️
回覆刪除懷舊一翻, 香港灣仔風貎逛一回, 吸睛 👍 👏🏻
這篇我對循道公會紅磚屋較有印象, 謝謝分享 💒 🙏
https://www.facebook.com/mchk.cmc/posts/2316782061774963/
香港文物: 香港堂是灣仔地標,舊照片能喚起過去的回憶。-- 中華循道公會香港堂建於1936年,是香港灣仔地標,有「紅磚禮拜堂」稱譽,局部為中式建築,1994年拆卸,1998年重建成循道衛理大廈,地下至9樓為教堂及教會的辦事處。
1936年舊時香港街景紀錄 https://youtu.be/-3F68mvT52M
謝謝來訪瀏覽,舊照片能喚起過去回憶,正是我寫此文目的。「香港堂」原來經60年風霜才重建,一個甲子,不簡單,我住對面也不知它的歷史。
刪除謝謝詳盡介紹喚起我的回憶,小兒讀的小學正是在灣仔區,我經常帶他出入這裡,這一帶對我來說都很有親切感啊!
回覆刪除原來令郎在灣仔讀小學,和我一樣,華仁、聖約瑟、聖方濟各、鄧鏡波⋯⋯等等也很好呀,灣仔很有生活氣息,我就是喜歡這種味道和格调,每次重返故里,與兄一樣,特別感到親切。
刪除我記得以前還有間 東華三院小學第四校。
刪除灣仔還有一所最重要的公立學校,軒尼詩官立小學,當年極難申請入讀,成績佳能自動進入QC。
刪除相信現在年青人不知道大佛口的路標。「紅磚屋:中華循道公會香港堂〈舊樓〉」的照片看到很多掛空電線,很懷舊。謝謝很好的分享。
回覆刪除對的,那時候高空電纜特別多特別顯眼,整條電車路都是,今天看起來特別懷念。
刪除我在灣仔出生,大佛口幾條街長大,至21歲搬往九龍居住。KM先生最近兩篇有關灣仔文章,甚有感觸。兒時主要玩耍的天寶街,現時只留街名而實際上是一條窄巷,紅磚屋改正如KM先生所說的酒店模樣,還好三馬路還沒怎變,只是活水依然在,再訪鬢班白。
回覆刪除謝KM先生分享。
豹兄你好,原來你也是大佛口街坊,弟兩篇拙文令兄台有所感觸,實欣喜不過,天寶街原來湮滅了,可惜啊!,此處我也留下不少的回憶,如今整個大佛口都產生巨變,太古在這裡深耕,成果是明顯的,現在從PP三期就可以輕鬆來到我們童年玩樂之處,不得不佩服發展商的眼光,現在所盼者不要動活水的腦筋,留點樂土給我們,不要把回憶都一掃而空。
刪除看照片想不到灣仔轉角處的紅磚屋,現在改建成這樣 !
回覆刪除我自小在九龍區長大,造夢也想不到會在港島居住。灣仔也給我一些重要的回憶,因為我倆曾在灣仔的 “中國酒樓” 設婚宴,(亦在觀塘醉瓊樓設宴,免得母親來去舟車勞頓。) 記起未婚時,也曾經與導師和同學們在灣仔會合,導師帶我們上“中國酒樓”吃了一頓午飯,也真巧合。
原來你在中國酒樓辦婚宴,跨海而來,難怪畢生難忘,這酒樓我更去得多,因家就住附近,比去龍門還近,以前飲茶找位好像不怎麼困難,可能茶居食肆多,如今就難了,疫情一緩和,人群蜂湧出來,自助餐既然要十月後,此時若有飲食業結束,真難明白因由,寒冬都捱過了。
刪除KM先生早晨 !
刪除母親一向都說:聯婚是新例,舊例是男女家分開擺酒的。
當天在母家敬茶出門,早已預約的士跨海而去,晚上赴宴。
第二輪在觀塘“醉瓊樓”是宴請母家與親友。我是個奉行簡約的人,設宴只是滿足母親和親友的要求。
有些人接得請帖多,都說是紅色炸彈,認為又要破財哩。
忽然想起,當時提早約來的不是的士,是一部經過裝飾的私家車。由觀塘經過海底隧道到港島。時日已久,記錯了,腦生鏽。
刪除個別環節記錯完全正常,不是腦生鏽,我甚至把整件事都忘記了。紅隧72年通車,秋姐結婚當在72年之後吧?
刪除謝謝告知,原來紅隧在72年通車。那應該是在72年之後的事了。
刪除最近電視台有一則關於紅隧的報道,提及了通車的事,所以記下,否則,真忘記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