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筆多月,不少朋友來問何故,也有網友在博客中婉轉關心。 其實這是我的老毛病,寫博十餘年,其間無端端擱筆多次,今非首例,緣故何在,自己也不曉得,倘要究出個因由,大抵是題材匱乏,靈感枯乾之類。
某天,在電視上又聽到「天降大任於斯人也」一詞,心中大不以為然,這句雋語長久地被弄錯,每次聽到總想起來更正,結果都按捺住了。
《孟子告子下》有一篇激勵國人千百年的名段:
⋯⋯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請留意,孟子寫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不是「斯人」也!是人與斯人完全不是同一概念,我上面的引述第一段省略符號,其內容是孟子寫出幾個歷史名人,包括舜,傅說、管夷、百里溪等人,說他們出生都很貧困,幾經艱苦奮鬥才有所成,孟子在此所說的是人,意思就是這些人。
斯,此也!斯人,意思簡單直接,就是此人。 「斯人」很容易令人想起李白名句:「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詩意是周邊這麼多飛黃騰達的名流,唯獨此人最失意落泊,此人就是李白自己!這是典型的自嘲。
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是人常被換上了斯人,而且登上各種大眾傳媒,卻鮮見有人出來辯正,我現在使用中的I Pad 手寫板,它的聯想詞庫也是這樣,才寫 「天將降大任」五個字,它便自動跑出「於斯人」三個字來,奈何啊奈何!難道這就是習非成是?
習非成是例子多得很,愛蓮說原文應是出淤泥而不染,但電視講一講,人人都變咗出污泥而不染.
回覆刪除這個例子也很典型,日子久了,大家都不去深究。
刪除有勞兄長,真係唔講就唔知.
回覆刪除蛙兄早晨!很久不見,希望我這不是過於迂腐和不合時宜。
刪除非常羨慕KM兄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
回覆刪除以前我在傳媒,電視聽到的都是"斯人也",不以為意,現在知道"真相",一定要堅持正確版本。
和平兄早晨!小學雞書法原不該登大雅之堂,恐有污青眼。台灣的謝冰瑩老前輩,她編譯的四書當中孟子告下篇寫的是是人,我因有這本書,才敢提了出來。
刪除張兄不但治學嚴謹,而且寫得一手好字,揮灑自如,令人佩服 !
回覆刪除一向以訛傳訛,我也以為是 “斯人也” 。謝謝你的指正。
遙隔千秋百世,古代文獻都是口耳相傳,手抄筆錄,錯誤自所難免。越新的版本,越見有近似的錯字。
是人= 指“這人”;斯人=指“此人”。錯得也不算太離譜。
好像白居易寫的七言古詩《長恨歌》其中有兩句:「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有些稍後出版的唐詩三百首,所印的是:「漁陽 “革卑” 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鼙=音皮,古代軍隊中用的小鼓; “革卑”=音並,刀鞘也。
“鼙鼓” 合用是名詞,以表軍樂聲,相對應下一句的霓裳樂曲。
“革卑” 字與 “鼓”合用的出現較後,你認為合理嗎 ?
古代這個表示刀鞘的字,在現代的鍵盤上也找不到。偏偏早年書上就有這個混淆了的古字出現。
又好像「百里奚」這個複姓 “百里” 名 “奚” 的名字,錄書人以為百里溪流,就擅自加了三點水。 據知北京政府有一個專門收藏古籍,以至竹簡的文物署,曾經公開在youtube視頻開講,彌足珍貴。不好意思,秋又在囉嗦了。
秋姐早晨!你長篇留言令我得益匪淺,完全不感囉嗦,如此的學術交流,正是弟所盼也。
刪除那幾句塗鴉字,小學雞而已,不該登上大雅之堂,奈何在配設插圖時,在電腦所看到的字眼,全都寫斯人,這才令我毅然手書一紙也。
長恨歌的漁陽鼙鼓動地來,有革卑寫法,我還是第一次知道,我為審慎再翻過我手中的相關資料,都是鼙鼓,這個版本真是別開生面。
是人不是斯人,我是經過查找,四庫全書是人,近代謝冰瑩領銜注解四書,當中孟子告清楚寫著是人,不是斯人,由於有這麼強大的支持,我才敢發表出來。
KM張兄大鑒:許久不見上網寫博,念甚 !
刪除敬候安康,吉祥如意,天天樂優悠 !
孟子託夢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關其電視,封其臉書,收其電腦,奪其手機,使心無所亂為,所以百般無聊,便可認真生活!」
回覆刪除🐰 KM 先生, 你好 !
回覆刪除㊗️ 六一兒童節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