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日

遊峨嵋山記(1)

遊峨嵋山記(1)

文章日期:11/03/2011 06:16 pm
十月金秋,國慶黃金周,時間午飯後。

雄偉的峨嵋山牌樓後面原來是登山的車站,由於此時已是國慶黃金周尾聲,偌大的候車室遊人不多。在旅遊車還未到達之前,我趁機瀏覽一下天空,目的是要了解天氣情況。抬頭一望,但見萬里無雲,唯缺乏陽光,所以天色有點灰暗,整體而言天氣算不錯了。
 

人人都說峨嵋山天氣變幻莫測,陰晴不定,山頂山麓氣溫動輒相差十多度,即使是夏天,山上也有可能降霜。宋代范成大在乙未年(宋孝宗淳熙四年,即1177年)登峨嵋山,事後寫了著名的《峨嵋山行記》,裡面有一段文字足證峨嵋山六月飄雪的怪異現象:「余來以季夏(註:季夏即六月),數日前雪大降,木葉猶有雪漬斕斑之跡。」由此可知峨嵋山天氣是何等不尋常。

一刻鐘後,旅遊車到了,我們一行二十餘眾剛好佔據所有座位。車行初段,遠處田野農舍依然清晰可見,不旋踵一片霧氣襲來,路旁房舍變得若隱若現,但山路的告示 牌勸告司機要安全駕駛的字句還可以看得清楚。車再往上行,雲霧更濃,視野一片模糊,此時別說路牌的字句看不清,連山路還需靠汽車的大燈照亮,我看一看手 表,指針還未到下午三時。開車是一個勇猛的年輕人,依仗住道路平坦開闊,以及自己對這條山路的熟悉,雲霧之中仍繼續大力踏著油門,加速往上行駛。忽然間我 感到有些悸動,透過玻璃再看不見窗外事物,輕輕按著胸膛,我的心好像比平時跳得急促,其實耳朵早就在三分鐘前壅塞了。我不知我的心跳是因為到了二千多公尺 的高度的正常反應,還是害怕魯莽的年青司機駕車出事,這種複雜心情維持了十多分鐘,旅遊車才停在一處停車場。下了車,雲霧猶未散去,但可辨人形,心才稍 寬,我仰頭一看,見到一個路牌,隱約寫著「雷洞坪」三個字。

如果想從停車處起徒步登上金頂,是一件困難的事,因此旅行社為我們安排乘搭登山的纜車,而要去纜車站則必須攀爬二千五百石級的山路,山路的兩旁是萬丈懸崖, 行走時雖然有些驚心,幸而石階寬闊平整,沿途毫不危險。石階山路的初段有不少商販售賣登山的用品,不外乎雨具、照明、禦寒衣物和峨嵋山茶葉等。記得有一年 我登過黃山,下山時幸有一枝拐杖扶持,否則膝蓋有難矣!所以我叫老妻花五元買一枝竹杖,明知是被人用過也要買下。路上蹲著不少轎夫,吆喝著向我們攬生意, 我對這種危險玩意存有戒心,坐上去搖搖欲墜,一點安全感也沒有,何必把寶貴的生命交托兩名轎夫手中。

上山的石階已然濕透,欄杆也沾滿了水珠,在如此潮濕的路上行走,除了加倍小心,提防滑腳,嚴格來說並不難走,只是有點費力而已。沿途雲霧靄靄,到處是茂林修 竹,能見度只有三公尺左右,這種迷茫中的景緻人生能有幾回見?漫山遍野的杉樹,棵棵修長挺拔,儼然一個個身懷絕世武功的僧人,形狀威武無比,朦朦朧朧,守 護著佛教聖山。往上再走了不久,竟然下起毛毛細雨,路更難行了,我在思想,半山的天氣已然如此惡劣,山頂不會好到哪裡去了,想著,內心有點悵然。幸而沿途 不少奇花異草,偶爾還見到一隻猴子在樹梢之間一縱而過,我舉著相機一路拍攝,不時駐足欣賞山景,故不感到疲倦。如是者又走了十多分鐘,始感到氣喘,正想停 下來休息,纜車站的輪廓在迷霧中呈現出來,我們咬咬牙關,一鼓作氣走上去。


KM at 11/08/2011 03:58 pm comment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何況峨嵋高逾三千米,凌駕五嶽,更顯仙靈,否則普賢菩薩不會選為修煉道場了。
凡響 at 11/08/2011 02:44 pm comment
你這叫“霧裡看山”,有靈氣、仙氣,呵...
锐眼苍鹰 at 11/04/2011 11:42 pm comment
嘿嘿!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两字,Clement兄果然认真!峨嵋山听说还有猴子呢,是真的吗?
KM at 11/03/2011 11:47 pm comment
堅哥說得好,照片一點看不出峨嵋山的影子,我的襟兄也如此批評過。當日天氣潮濕,甚麼天下 秀的景緻完全看不到,直如墮入五里雲霧,另一方面,我又珍惜新買的藝康單反,不捨得從背包取出來用,害怕沾水,故僅用廉價儍瓜機拍攝 ,再加上我水皮技術,效果只能如此,希多多包涵。稍後的一篇文章,描寫金頂陽光普照,幸有一兩張相片作證登山,希望堅哥欣賞之餘,繼續作出指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