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6日

「令和」抽水篇


日本新年號「令和」

還有幾天就到五月一號,日本踏入新紀元,天皇明仁在世傳位兒子德仁,結束用時三十年的年號「平成」,新天皇將啟用新年號「令和」,已經由首相安倍晉三發佈了。「令和」發表後,引來一陣議論,因為這事我有留意,所以不妨來一次抽水。 

年號始作俑者是漢武帝劉徹,他在公元前140年創立年號「建元」,是中國歷史破題兒第一遭,距今2159年,劉徹做了54年皇帝,在位期間用了十一個年號。 漢武帝之後,中國歷朝歷代皇帝各有不少於一個的年號,到了末代皇帝溥儀,他的年號是「宣統」,中國結束帝制後,從此再沒有年號這東西,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國家名稱。 

日本與中國同宗同源,天皇採用的年號一向是由漢學權威從中國的典籍中找出,例如即將結束的「平成」,出自咱《史記》的「內平外成」一語。 新年號「令和」甫公布,首相和官房長官便同聲宣稱是採用自日本典籍《萬葉集》中「梅花詩句」,意圖是說明年號首次不和中國沾親帶故。 此語既出,中國網民似乎不怎麼認同,紛紛查根究底,羅列了許多出處,網民的創意和誠意俱有,甚麼「令和珅自裁」等則屬於廢話,我認為他們找到《黃帝內經》的「知迎知隨,氣可令和」及張衡《歸田賦》的「於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鬱茂,百草滋榮。」兩段最具說服力,尤其是後者。 

在未說出我的理由之前,先看「令和」來源《萬葉集》梅花詩是怎樣寫的?「天平二年正月十三日,萃於帥老之宅,申宴會也。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熏珮後之香……。」(見圖)


「令和」採自《萬葉集》梅花詩


這本詩集是結集了公元500年至900年之間日本詩歌,文學地位等同中國《詩經》。再看張衡的《歸田賦》,此賦應該是在他生卒期間作的,即在公元78年至139年之間。 可見,《萬葉集》比《歸田賦》至少遲面世三四百年,所以說《萬葉集》創作模式是仿照或者雷同《歸田賦》,同時,我認為「令和」也有蘭亭集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的影子。 

根源在哪裡,一眼就看到,最為重要的,是當年《萬葉集》成書是用漢字,並非後來的平假字。 日本承傳了中國文化,無庸置疑,不過,人家發揚光大得很好,而我們卻有些背棄和扭曲,甚至失傳,最不幸是簡寫字至今還未撥亂反正。 「令和」出處爭之無謂,二字我都頗為喜歡,一喜它書寫簡單,看了舒服;二喜它含有「主子有令,焉不附和」之意,符合日本今日國情。





2019年4月16日

火網焚心


美聯社巴黎聖母院焚燒照片

美聯社巴黎聖母院焚燒照片

2015年塞納河上拍巴黎聖母院

早上起來那畫面看得我膽顫心驚,火光中、濃煙中高聳的尖塔坍塌了下來,看著,看著,我的心繃得緊緊,眼眶彷彿翻滾著淚水,有八百多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竟然遭逢火噬,天哪!這是人類文化的浩劫啊,我與法國人同聲一哭。 偉大的歌德式建築不但是巴黎的地標和法國人民的驕傲,同時也是人類文化遺產和全世界人民的嚮往點,旅遊巴黎不可或缺的參觀項目。

巴黎聖母院名震全球,我對它的初始認知來自「鐘樓駝俠」--七十年代的電影,那時候,年少的我正仰慕著大部分的荷理活明星,主角安東尼昆便是其中之一,雖然他沒有俊朗的面孔,卻是一個極有感染力的性格演員,在影片中看到他衣衫襤褸,彎曲著背,用繩索在巴黎聖母院的殿堂樓閣間飛檐走壁,行俠仗義。 聖母院就是那時候植入腦袋中,後來,我找來雨果原著,瞭解到小說中的情節。

四年前,我來到盼望已久的巴黎,黃昏中剛通過凱旋門,急切的心早就飛到塞納河畔,因為那裡有我要參觀的羅浮宮和巴黎聖母院,導遊以天色昏暗,而且經過整日行車團友們都已疲乏,需要早點進行晚餐和休息為由,把這兩項重點節目延到第二天。

第二天,由於在艾菲爾塔勾連過久,在晦暗的天色下和冷風中,一行人幾乎擔誤了進入羅浮宮的時間,館內的奇珍異寶消耗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步出羅浮宮,導遊卻說需要早點吃晚餐,以便一部份團友自費去參觀紅磨坊,所以,把實地參觀聖母院改為在賽納河遊船,欣賞兩岸密集的歌德式建築物,順便眺望一下聖母院。 無可奈何下,我們只好按照導遊的安排,在船上舉起相機匆匆拍下巴黎聖母院的雄姿,我年夢想,就這樣被「半實現」了。

記得當日心中默許一定會再來一次近接觸,想不到願望還未實現,聖母院卻慘被祝融肆虐,焚心若此,情何以堪?我誠心祝福聖母院早日修復,使我多年心願得到「全實現」。

法蘭西人民,火燒巴黎聖母院實屬不幸,請不要悲傷,你們不會孤單,全世界與你同在。



2019年4月10日

過港珠澳大橋












2019年4月1日

友誼萬歲




谷歌G+明天(2019/4/2)下架,寫博人士少了交流平台,有感而發,填詞一闕訴以情懷。



破陣子. 驪歌

羞愧拙著貼堂,感謝網友捧場。排悶遣閒皆憑藉,抒感描懷有妙方。禿筆寫文章。

昔日雅虎撤博,如今谷輕裝。無可奈何辭廟去,漫奏驪歌最悲傷歧途顯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