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1日

討武曌檄

討武曌檄

文章日期:11/21/2012 12:36 pm

上篇文章寫了女帝武則天的幾節軼事,在回應區裡有幾名博友提及《討武曌檄》,有個網友更譽之為天下第一檄文,KM 無研究過,但直覺上似有過譽。為了讓網友讀讀這篇檄文,特作一次文抄公,把原文貼上,譯文部份如有不準確和錯漏,萬望斧正、見諒。檄文是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撰寫,他作為徐敬業的文書,在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時寫成。武則天看到這篇檄文,大為欣賞,還責罵丞相不懂用人。徐敬業兵敗,駱賓王不知所蹤,有傳他隱居做了和尚
 
原文: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後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鳴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啄皇孫,知祚之將盡;龍漦帝后,識庭之遽衰。
 
敬業舊臣,公侯塚子。奉先帝之遺訓(成業),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用氣憤風雲,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
 
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復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公等或居地,或協周親;或膺重寄於話言,或受顧命於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勳,無廢大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譯文:竊據帝位的武則天,本性已不是順良,而且出身低賤。當日她是太宗的才人,藉著替皇帝更衣機會而得到寵幸,到了後來,竟然和太子淫亂。太宗死後,她四處掩飾對太宗的不忠。高宗登位後,為謀圖得到高宗的寵幸,凡是進入後宮的嬪妃都遭到嫉妒和打擊;而她又懂得施展進讒的伎倆,狐媚功夫偏偏能夠迷惑皇上。當她成為皇后後,失德行為令到太宗、高宗父子有如野獸亂倫。她為人蛇蠍心腸,豺狼本性,親近奸邪,殘害忠良,殺害兄姐,毒殺帝后,人神共憤,天地不容。她還心懷不軌,妄圖竊取帝位。高宗之子中宗,被幽禁在別處宮殿,而她的子姪同黨,則被委以重任。唉!霍子孟這樣的忠臣沒有了,朱虛侯這樣的忠臣也死了。當趙飛燕殘害皇孫的時候,就知道漢朝即將覆亡;當龍涎生出皇后的時候,就知夏朝很快就要衰亡。
 
徐敬業是唐朝的老臣子,是王侯的長子嫡孫,他承受先帝賜予的爵位,蒙受朝廷的深厚恩典。宋微子看到國破而興起的悲傷,實在是有理由的!袁君山看到外戚專政而流淚,怎會沒有原因?因此,我們必須用高昂意志激起風雲,決心扶持國家,乘著天下人都對武則天失望之際,順應民心,高舉正義旗幟,肅清妖孽。
 
在南方,聯合各民族;在北方,包括三河之地,戰士成群,戰車相接。海陵多些儲藏米糧,江浦上高舉起戰旗,實現復國大業為期不遠。看吧!戰馬咆哮振動起北風,劍氣衝天足與南斗星齊平,呼喊之聲把山嶽推倒,叱吒之聲連風雲為之變色。用這樣的氣勢,還有甚麼樣的敵人不能戰勝?用這樣的氣勢,又有甚麼功業不能完成?你們是分封的諸侯,和天子同宗共祖,曾經受到先帝的寄託,或者受到皇帝的遺命,應該把先帝的說話記在耳邊,豈可忘記忠君之心!如今,先帝新墳泥土未乾,年幼的太子無人寄託。為了轉禍為福,送走先帝,侍奉幼帝,共同出兵救援吧!不要辜負先帝遺命,所有人一定會得到封賞,讓我們一同向山河發誓。如果留戀自己狹小的封地,猶豫不決,坐失先機,日後必定遭到懲處。請看今天全國境內,到底是誰家天下!

2012年11月12日

女帝傳奇

女帝傳奇

文章日期:11/12/2012 09:12 pm
從嬴政稱始皇帝計起,到了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皇朝,二千多年間,中國只出現一個女皇帝,她就是武則天。武則天其人聰明絕頂,攻於心計,為奪取最高權力,她可以不擇手段,也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她的稱帝舉措在男尊女卑這個封建國度來說,完全是不合體制而荒誕,所以,千百年來,備受男性史官的鞭撻和咒罵,《唐史》和《資治通鑒》,筆下沒有容情,而事實上,武則天的一些行徑確是乖離倫理綱常。


武則天身為才人,卻未曾得到唐太宗臨幸,唐太宗駕崩,依照唐朝禮制,全部妃嬪要送去感業寺出家為尼。一個心高志遠,滿懷權欲的人,怎甘心雌伏寺院以終老?她想起自己還是唐太宗的才人的時候,曾不顧禮儀向太子暗送秋波,因此,武則天趁著繼承了帝位的李治巡視感業寺的時候,寫了一首短詩向愛人訴說了自己的情懷:「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淚下,開箱驗取石榴裙。」李治當然沒有忘記當年的戀人,儘管在朝臣反對之下,依然把武則天接入宮廷,並封之為昭儀。

武則天入宮後,初時假裝尊敬王皇后,王皇后也利用她去對付受寵的蕭淑妃,在兩人聯手打擊下,蕭淑妃終被打入冷宮,自此,武則天面前最大而唯一的敵人就是王皇后。有一天,武則天生下女兒,在王皇后來探視女嬰後,狠心把女嬰弄死,還故意讓李治發現,李治問為何女兒會無故死亡?武則天假裝不知道,只說皇后剛才和女兒玩耍過。武則天略施小計,便把殺嬰之罪轉嫁皇后,使李治決心廢王皇后而改立武則天。

武則天後來如願做了皇后,經常陪伴唐高宗上朝,武則天垂簾坐在幕後,當時的情況有如二帝聽政。李治是一個和順而厚實君主,他不介意武則天的僭越行為,反而任由她去把持朝政,如此這般,大大助長了武則天要做皇帝的野心。她先後害死兩個兒子,去掃除稱帝路上的障礙。第一個是太子李弘,這個李弘為人謙恭孝順,但是在政見方面常與武則天相違悖,所以,武則天很不喜歡他,常藉機除去而後快。有一天,李弘為蕭淑妃的女兒開脫,再次得罪了武則天,不久,李弘猝然死於宮中,當時人們都認定是被武則天毒酒殺死。第二個被殺死的,就是章懷太子,我在上一篇《黃台瓜辭》寫過,此處不贅。

唐高宗死後,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李顯是一個無能且懦弱的人,所有朝政更加集中在皇太后武則天手上。七年後,武則天索性廢了唐中宗,自立皇帝,改國號為「周」,又自創一個「曌」字,用作自己的名字,武則天一共做了十五年皇帝,過足了癮,才被迫把政權交回唐中宗。武則天以女流之輩,管治國家其實不過不失,但其霸道作風在做皇帝時表露無遺,她有一首詩,足以證明她的霸氣和王者風範:「明朝遊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第二天醒來,在嚴寒天氣下,百花竟然齊放,唯有牡丹不開,武則天大怒,叫人用火炭烘焙牡丹花枝,牡丹才無奈跟隨開花,然而武則天餘怒不消,下令把牡丹貶洛陽落戶。

2012年11月5日

黃台瓜辭

黃台瓜辭

文章日期:11/05/2012 02:12 pm
上一篇寫了有關苦瓜的博文後,聯想到「黃台之瓜」,它不是黃瓜,而是泛指生長在黃台下的瓜,此詞語涉及一首詩:《黃台瓜辭》,又因為此詩內裡包含的典故頗令人傷懷,於是乎又撩起 KM 講古仔的興致,辭曰;。

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歸。


以上是一首唐詩,體裁很特別,既不是律詩,也不是絕句;既不似樂府,更不似古詩,唐詩三百首也沒有它的份兒,顯然它並不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唐詩,但是,它卻產生了一句流行千百年的成語:「黃台之瓜,何堪再摘」,這首詩和曹植七步詩風格極為相似,寓意也極為相同,也是五言六句,請看: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註:曹植七步成詩在《三國演義》中的版本是:煮豆燃豆萁,豆在
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的詩是哀嘆兄弟相殘,向世人發出被強權煎熬的悲鳴。《黃台瓜辭》的作者叫李賢,李賢何許人也?「章懷太子」是也,祖父是雄才大略的唐太宗,父親是唐高宗李治,母親就是中國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這首詩是李賢用黃台之瓜不堪被一次又一次的採摘去勸告母親不要把子女趕盡殺絕。 兩首詩的作者都是皇子,都是骨肉相殘的受害人,都是皇室詩作,都是血淚交集,惟其相異只是年代不同,控訴對象不同而已。

歷史上的唐高宗難與其父親李世民相比,他雖不至蠢如阿斗,最多只算中規中矩。 武則天被唐高宗從感業寺接回宮後,逐步暴露出她對權欲的迷戀,而且漸漸失去理性,為了走上權力的頂峰,她可以掐死親生女兒以誣陷別人,也可以不惜殺死親生兒子去清除稱帝的道路。

李賢是武則天的其中一個兒子,為人聰慧英武,頗有唐太宗當年風範,所以特別得到唐高宗的欣賞。當李賢的哥哥李弘被武則天毒殺之後,他就被立為太子,也就是章懷太子。 武則天不甘母憑子貴,她要大地在我腳下、國運握於手中,有雄才大略的章懷太子毫無疑問是武則天的絆腳石。為了達到稱帝目標,武則天誣告李賢害死她的親信明宗儼,派人到太子府搜查,搜出了幾百副甲冑,就揚言太子謀反,高叫大義滅親,要處死李賢,但唐高宗大力反對,結果死罪可免,活罪難饒,武則天把李賢長時間幽禁在深宮之中,第二年再把他押去巴州繼續囚禁。唐高宗死後,武則天才稱帝不久,即逼令李賢自殺。

《黃台瓜辭》是一首絕命斷腸詩,是李賢被囚禁時候所寫,武則天死後,後世的皇子每當讀到這首詩,無不潸潸然淚下,然而,為爭奪皇權,骨肉相殘的事實卻沒有停止過。。